聽新聞
0:00 /
0:00
桃園7座特色公園夯 遊樂設施傷痕累累

桃園市政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盼打造為「園宇宙」,但民代發現,幾乎每座公園都「傷痕累累」,不只看得到玩不到,管理維護也成負擔,呼籲市府建置QR Code加強通報。市府回應,設施損壞主因為使用率過高及不當使用,已建立定期巡檢機制,並研議建置即時通報系統。
市府去年底至今陸續啟用7座共融式特色公園,包括龍潭運動公園、中壢光明公園、八德楓樹腳公園、楊梅四維公園、桃園陽明公園、大園華興池公園、平鎮運動公園,議員謝美英表示,特色公園雖深獲親子好評,但使用率高也帶來高損壞率,幾乎每座公園都有遊樂器材損壞。
謝英美細數龍潭運動公園共融設施支撐鋼管損壞、華興池公園觀景天窗破碎、陽明公園腳踏車踏板斷裂掉落地面、大有梯田兒童溜索只剩支撐架、永福羅漢松公園沙土有異味,啟用不到半年的中壢光明公園更是問題叢生,轉盤設施無法出水、按鈕不見、螺絲脫落,噴泉水柱還從噴泉變「地熱」。
「這些遊樂器材上路前是否有壓力測試?為何損壞程度偏高?」謝美英直言,各公所和維護廠商雖積極應對,假日也加強清潔維護和保全,但公所人力吃緊,無法避免大量人潮對遊具的破壞,特色公園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管理維護將成一大問題,建議市府應在顯眼處設置維修QR Code,讓民眾發現問題時可掃碼直接通報,提升通報時效。
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特色公園設施損壞主因包括使用率過高和不當使用,但所有設施都通過CNS檢測並取得遊具合格證明,市府已每天定期巡檢,假日安排保全現場輔導,工務局規畫建置QR Code通報系統,全市約1000座公園,目前已在約百座公園設置QR Code,民眾掃描後即可直接聯絡維修單位和主管單位,其餘公園陸續建置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