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他發現黑戶青年 今想見面遭拒 中市府:盼外界勿打擾

美伊開戰黃金卻不漲反跌? 台銀「黃金王子」說明三大原因

有黑道介入?李正皓遭噴辣椒水攻擊 北市警再追3人調查

鋼管壞、踏板斷、天窗碎…桃園7.5億特色公園掛彩挨批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龍潭運動公園鋼管損壞。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龍潭運動公園鋼管損壞。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盼打造為「園宇宙」,但民代發現,幾乎每座公園都傷痕累累,如馬桶堵塞、鋼管損壞、踏板斷裂等,不只看得到玩不到,管理維護也成負擔,呼籲市府建置QR code加強通報。市府回應,設施損壞主因為使用率過高及不當使用,已建立定期巡檢機制,並研議建置即時通報系統。

市府去年底至今陸續啟用7座共融式特色公園,包括龍潭運動公園、中壢光明公園、八德楓樹腳公園、楊梅四維公園、桃園陽明公園、大園華興池公園、平鎮運動公園。

議員謝美英表示,特色公園雖深獲親子好評,但使用率高也帶來高損壞率,幾乎每座公園都有遊樂器材損壞,如龍潭運動公園共融設施支撐鋼管損壞、華興池公園觀景天窗破碎、陽明公園腳踏車踏板斷裂掉落地面、大有梯田兒童溜索只剩支撐架、永福羅漢松公園沙土有異味,啟用不到半年的中壢光明公園更是問題叢生,轉盤設施無法出水、按鈕不見、螺絲脫落,噴泉水柱還從噴泉變「地熱」。

「這些遊樂器材上路前是否有壓力測試?為何損壞程度偏高?」謝美英直言,各公所和維護廠商雖積極應對,假日也加強清潔維護和保全,但公所人力吃緊,無法避免大量人潮對遊具的破壞,特色公園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管理維護將成一大問題,建議市府應在顯眼處設置維修QR code,讓民眾發現問題時可掃碼直接通報,提升通報時效。

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特色公園設施損壞主因包括使用率過高和不當使用,但所有設施都通過CNS檢測並取得遊具合格證明,市府已每天定期巡檢,假日安排保全現場輔導,若設施損壞,保固期內會由廠商負責維護,保固期原則為1年,保固期後,市府也將請各公所增加維護預算。

汪在宙表示,工務局規畫建置QR code通報系統,全市約1000座公園,目前已在約百座公園設置QR code,民眾掃描後即可直接聯絡維修單位和主管單位,其餘公園陸續建置中。副市長王明鉅坦言已注意相關問題,未來除努力維持設施可用率,也會建立快速通報管道,要求廠商盡快維修,並在會報中逐季檢討。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中壢光明公園噴泉,因馬力不足變「地熱」。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中壢光明公園噴泉,因馬力不足變「地熱」。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華興池公園設施玻璃碎裂。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桃市府斥資7.5億元整建7座特色公園,但多座設施損壞,遭民代批評。圖為華興池公園設施玻璃碎裂。圖/議員謝美英提供

運動 保固期 code

延伸閱讀

桃園13大專實習績優師表揚 蘇俊賓提產學合作探索職涯

桃市活動報名連結「多如牛毛」 議員批智慧城市淪口號

桃園4平交道遇事故連動交通打結 民眾怨上班像賭注

桃園1日2起停電惹民怨 逾5600戶停電竟是這2原因

相關新聞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桃園「大溪大禧」28日登場 老街限行人徒步、周邊交管

桃園市大溪區2025「大溪大禧」活動來了,普濟堂農曆六月關公聖誕宗教文化慶典盛事,即將在本月28日登場,大溪警分局今天指...

地質敏感!桃園介壽國中舊操場變停車場 7月供觀光停車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產季來了,因應遊客觀光帶來角板山商圈人潮塞車,市長張善政今天前往復興區視察介壽國中停車場整建工程...

婚戒戴40年紅腫發麻卡住 桃園婦求救消防「剪斷」解圍

桃園市桃園區一名婦人佩戴婚戒40多年,近日卻發現手指開始發麻、紅腫,急忙到桃園市消防局大林分隊求助,消防員聽完後經評估溝...

竹市綠議員批施政無能 市府:依規定推動中

新竹市面臨全台唯一雙罷,中選會已宣布罷免市長高虹安及藍委鄭正鈐投票訂於7月26日。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今開記者會,批評市...

禁限建逾半世紀!林口保護區人口大減發展萎縮 地方盼解禁

林口特定都市計畫區內保護區,禁限建逾50年,造成當地人口流失、地方發展停滯,立委牛煦庭今帶領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至桃園市龜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