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荒台灣米外銷增 湖口米達608項檢驗成出口主力

農業部長陳駿季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至湖口鄉農會視察台灣米輸日現況,並親自為外銷日本的台灣米進行封櫃。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業部長陳駿季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至湖口鄉農會視察台灣米輸日現況,並親自為外銷日本的台灣米進行封櫃。記者郭政芬/攝影

台灣好米日本飄香!日本近期稻米價格上漲、市場供需失衡,台灣米外銷日本具優勢,截至今年5月外銷日本的台灣米已達7759公噸,為去年同期的6倍,其中湖口米通過608項農藥殘留檢驗,符合規範,成為出口日本的重要稻米產地。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日本缺米是台灣的機會,透過通路鏈結與品質確保,日本將成為持續性的出口市場。

陳駿季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至湖口鄉農會視察台灣米輸日現況,並親自為外銷日本的台灣米進行封櫃,在日本超市以小包裝米型態銷售,提供消費者選購,也實質提升台灣農民收益。

陳駿季指出,去年外銷日本的台灣米共3890公噸,今年截至5月已達7759公噸,為去年同期的6倍以上,更為去年全年輸日數量近2倍,預期今年全年外銷日本數量可突破1萬公噸。

湖口鄉農會總幹事周星江表示,湖口鄉農業耕地面積2057公頃,水稻種植面積1200公頃,年產6千公噸,湖口鄉農會配合農糧署代收公糧每年達4500公噸,主要供應援外糧、國軍糧食及製酒原料,2020年起推動稻米外銷業務,首度成功出口日本白米達3200公噸,展現本地農產的競爭力。今年上半年持續與上達糧業公司合作,4月下旬到6月上旬陸續封櫃出口外銷日本,出口量達1200公噸。

新竹縣長楊文科指出,湖口米占出口日本最大宗的產地,主要是因湖口水質好,加上農會指導農民種植,且出口日本的台灣米要通過608項農藥殘留檢驗,湖口米都符合,受到日本的喜愛。

湖口鄉農會表示,湖口鄉成立稻米契作集團產區,農民積極參與安全用藥、合理化施肥講習訓練,並接受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栽培技術指導、農藥減半措施,湖口水稻通過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產銷履歷驗證面積超過460公頃,提升國產稻米品質,並建立產地品牌形象。為進一步強化外銷動能,湖口鄉農會規畫設立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外銷專區,協助農民創造更佳收益。

台灣米外銷日本具優勢,截至今年5月外銷日本的臺灣米已達7759公噸,為去年同期的6倍。記者郭政芬/攝影
台灣米外銷日本具優勢,截至今年5月外銷日本的臺灣米已達7759公噸,為去年同期的6倍。記者郭政芬/攝影
湖口米通過608項農藥殘留檢驗,符合規範,成爲出口日本的重要稻米產地。記者郭政芬/攝影
湖口米通過608項農藥殘留檢驗,符合規範,成爲出口日本的重要稻米產地。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業部長陳駿季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至湖口鄉農會視察台灣米輸日現況。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業部長陳駿季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至湖口鄉農會視察台灣米輸日現況。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會 稻米 日本

延伸閱讀

影/竹科上下班必塞爆 楊文科:竹北到竹科國一雙向將拓寬

豬肉大漲價立委憂萊豬包入粽 陳駿季:別誤導萊劑是毒

蛋價再降2元 陳駿季:市場機制、不特別處理

禁餵遊蕩動物法制化 陳駿季:動保反彈過大暫緩

相關新聞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桃園3露天垃圾山減量六成 明年底掩埋場走入歷史

桃園市露天裸露垃圾山僅剩楊梅員木、龍潭店子湖、觀音保障村共3處垃圾掩埋場,隨夏日炎熱,附近居民擔心垃圾惡臭、蚊蠅孳生,市...

竹北第6座「星系」遊戲場 星際堡壘亮相

新竹縣竹北市公所打造6座星際系列遊戲場,斥資300萬元翻新的第6座「星際堡壘」遊戲場位於光明十街,已搶在暑假前亮相,場內...

林口保護區卡住發展 龜山、蘆竹盼解編

桃園市龜山、蘆竹多里因畫入林口特定都市計畫保護區,禁限建逾50年,導致人口外移、地方發展停滯。立委牛煦庭昨率立法院內政委...

桃園YouBike復興3站點啟用 完成最後拼圖

桃園市布建YouBike,13個行政區過去獨缺原鄉復興區,市長張善政昨天前進復興區宣布YouBike進駐介壽國中停車場、...

桃園「大溪大禧」28日登場 老街限行人徒步、周邊交管

桃園市大溪區2025「大溪大禧」活動來了,普濟堂農曆六月關公聖誕宗教文化慶典盛事,即將在本月28日登場,大溪警分局今天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