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仁醫走斑馬線遭公車輾斃 陳志金:這些悲劇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發生?

地牛翻身!下午1時47分花蓮縣近海規模3.7地震 最大震度1級

被控洗錢罪判刑!「蔡依林恩師」不忍了 揭真相控檢察官強逼認罪

暑期行程快安排! 大溪一日遊探訪「藍金工廠」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讓市民能夠實地了解汙水處理流程,進一步認識水資源循環與再生利用的重要性。

大溪水資中心跳脫傳統汙水處理設施的框架,發展為兼具教育功能與自然景觀的環境教育基地。

目前開放的環境教育課程包括「探索藍金工廠—下水道」、「水中微生物的真面目」及「層層過濾—齊心合力」等,透過動手操作與場域導覽,將枯燥的汙水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深受學校與親子族群喜愛。

市府表示,除水資中心課程外,今年更推出全新課程,如「濕地牌天然淨水器」與「月眉濕地的不速之客」,將月眉濕地的自然生態納入教學範圍,讓學員在濕地實地觀察生物與水質淨化的互動,體驗大自然即是最好的教室。

月眉濕地與瑞興濕地則為串聯大溪水資中心的重要生態節點,濕地內蘊藏豐富的水生植物與鳥類資源,是都市中難得一見的綠色棲地,藉此打造「水與綠」交織的環教路徑,不僅提供民眾假日放鬆身心的好去處,更強化市民對於生態保育與水資源管理的認識。

歡迎大家在暑期安排一趟前往大溪的綠色學習之旅,從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出發,走訪月眉與瑞興濕地,體驗別具意義的親子共學時光。透過參與環教課程與濕地探索,從源頭了解水的故事,一起為守護水環境盡份心力。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桃園市積極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轉型與再生,其中大溪水資源回收中心2018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以「藍金工廠」為主題,開設一系列環教體驗課程。記者翁唯真/翻攝

資源回收 濕地 水資源

延伸閱讀

美到直接拍寫真! 星巴克「台南台江門市」藍綠系門市美翻IG 開幕爽喝「第二杯半價」 3大優惠一次滿足

緩解假日塞車夢靨 桃園大溪聯外道路9月多一條

桃園大溪妒夫一刀刺死小13歲妻 法官這樣判

觀音、大溪醫療量能不足 桃市府擬設聯合門診中心緩解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開發「東茂園區」與民搶水 農民憂冷泉米、東方美人茶消失

民間財團計畫在新竹縣籌設「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因用水和交通問題直接衝擊園區出入口的北埔鄉,業者今召開說明會,居民擔憂,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