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首款摺疊手機iPhone Fold最快明年登場!5大特色讓人好想買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欣欣客運撞死乳癌名醫 其他業者感嘆:酸言酸語「大可休矣」

綠營控慈雲空橋工程釀鄰損 竹市府:不影響結構安全

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慈雲路空橋工程狀況連連,不僅工期延宕,還有鄰損問題,附近社區地下停車場有水泥塊掉落、滲水。圖/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提供
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慈雲路空橋工程狀況連連,不僅工期延宕,還有鄰損問題,附近社區地下停車場有水泥塊掉落、滲水。圖/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提供

新竹市綠營開打罷免議題戰,一連3天開記者會劍指市長高虹安市政團隊施政缺失,今天第3場記者會,批評慈雲路空橋工程狀況連連,不僅工期延宕,還有鄰損問題。竹市府回應,經鑑定損壞不影響建築物結構安全性,由承攬廠商負責修復。

民進黨市議員劉崇顯在議會質詢時,直言代理市長邱臣遠已改口首座慈雲空橋完工延至明年,目前進度僅11%,代表新竹市長高虹安曾說的「2025年全區空橋」無法實踐;他批評空橋工程還造成附近社區大樓鄰損,所謂滲水猶如「小瀑布」,還有水泥塊掉落,市府不能避重就輕。

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也合體開記者會,進一步說明空橋工程造成的鄰損細節,包括水管損壞後大量溢出到地下室車道、社區停車場的天花板混凝土崩落到鋼筋都露出來,機車停車格散落大量水泥塊,還有住戶在社區群組抱怨「差一點被砸到」。

市議員曾資程也提到,依據「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公共工程施工損害應注意事項」第3條規定,公共工程施工前,主辦工程機關應督促承造人確實執行「施工現場及適當範圍內有關設施現況之調查,並紀錄存證」,市府若未督促營造廠商做好相關現況調查,是嚴重失職,要求政風處應啟動調查。

「要求市府舉辦公開說明會報告鄰損情形。」劉崇顯表示,由於市府未於施工前紀錄鄰房現況做存證,後續可能會讓面臨鄰損的社區居民難以釐清責任歸屬,甚至是求償無門,要求市府妥善處理、說明,未來每3個月在工務處網站公告空橋工程進度。

新竹市工務處長陳明錚說,空橋工程施作基樁,依照相關法規,不需要做鄰房鑑定,但設計圖說要有現況紀錄;慈雲空橋預計7到9月落墩,目前東、西兩側4隻基礎已經開挖完成,正在施作底板,預計9到10月進行橋面工程。

針對開挖施工期間造成些許鄰損,工務處說明,因施工初期整地及拆除社區空橋銜接段時,社區地下停車場天花板有局部混凝土塊剝落及旁管線接頭有滲漏情形,市府立即辦理現勘,與管委會確認影響範圍後即委託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辦理鑑定。

經公會鑑定結果顯示,附近社區損壞情形只是受震動造成局部混凝土剝落,及水管鬆脫造成滲漏,皆不影響建築物結構的安全性,後續修復也將由承攬廠商負責辦理。

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慈雲路空橋工程狀況連連,不僅工期延宕,還有鄰損問題,附近社區地下停車場有水泥塊掉落、滲水。圖/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提供
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慈雲路空橋工程狀況連連,不僅工期延宕,還有鄰損問題,附近社區地下停車場有水泥塊掉落、滲水。圖/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提供

記者會 公共工程

延伸閱讀

竹市兒探館停工2年新進度曝 桃園總圖建築師團隊接手

高市林園汕尾防護工程延宕 居民憂堤岸掏空海水倒灌

竹市空橋工程釀鄰損 市府:不影響結構安全將修復

夏季電價「貴參參」!北市用這幾招幫社區年省7.7萬電費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開發「東茂園區」與民搶水 農民憂冷泉米、東方美人茶消失

民間財團計畫在新竹縣籌設「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因用水和交通問題直接衝擊園區出入口的北埔鄉,業者今召開說明會,居民擔憂,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