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學霸科展抄襲違反研究倫理 台大醫學系錄取資格遭撤銷

沈慶京羈押就診273次有生命危險?交保得找到「2億」身價的人

慟!《無人知曉》31歲女星姜瑞夏癌逝 弟弟悲慟發文「來世換我照顧妳」

機捷買10列車恐要170億 議員批「坐地起價、被當盤子」

桃捷公司原欲耗資60億元添購10列車廂,但卡在號誌系統廠商已有部分零件停產,若系統全面更新再加上購買車廂經費,恐需斥資170億元,民代憂地方財力無法因應,要求中央補助。本報資料照片
桃捷公司原欲耗資60億元添購10列車廂,但卡在號誌系統廠商已有部分零件停產,若系統全面更新再加上購買車廂經費,恐需斥資170億元,民代憂地方財力無法因應,要求中央補助。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機場捷運運量攀升,桃捷公司原欲耗資60億元添購10列車廂,但卡在號誌系統廠商已有部分零件停產,若系統全面更新再加上購買車廂經費,恐需斥資170億元,民代憂地方財力無法因應,要求中央補助。市長張善政回應,現階段將採加班車因應,中央則建議桃捷可在開發其他路線時整合採購,以與廠商協商降低成本。

桃捷去年全年運量突破4182萬人次,平均每日約12.5萬人次,特殊活動日更突破19萬人次。隨運量逐年上升、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將啟用,桃捷去年3月與交通部達成協議,規畫添購6列直達車與4列普通車,費用由地方、中央對半分。

未料因現有機捷列車搭載的號誌系統已停產,原廠商又被西門子收購,未來新舊車廂若要共用路線,須全面升級號誌系統。西門子初估,號誌升級成本即高達110億元,加上購車經費,總支出恐將近170億元。

「廠商根本坐地起價把市府當盤子。」議員黃敬平今質詢表示,相較台北捷運採購7列車,號誌系統僅需4000萬元,桃園卻要110億元,如此大的支出實在遠超出地方政府財政可負擔範圍,「原定採購計畫現在如何處理?市府決定暫時不購車了嗎?」

黃敬平直言,機捷並非單一城市的交通工具,而是全國旅客進出國門的主要動線,呼籲中央應正視桃捷定位與需求,盡速啟動相關補助機制,不應由桃園市民承擔龐大財政壓力。

桃捷總經理莊英震表示,目前統計停產設備共有6項,目前公司已有備料且找到替代品進行維修,零件至少可再用25年,現有車廂則可使用20年;對於車廂採購費用過高,目前會雙管齊下,一方面與廠商協商,另方面則研議營運模式優化,針對運量最密集的區域開設區間加班車。

張善政表示,由於170億元金額過於龐大,中央也不願意出這筆錢,市府持續與鐵道局協調,希望未來若第三航廈啟用導致運量增加時,中央應負責分擔相關費用;鐵道局目前建議,桃園可整合未來要開發的捷運路線,透過較大的採購量一併與廠商協商,以此降低成本;市府往後也會特別注意,避免再被零件問題綁死。

車廂 機場捷運 桃捷 桃園機場

延伸閱讀

桃園龍舟賽獎金隊伍疫後新高 龍王神龍旗獎金這2隊奪下

中壢雨最酸被寫進國小教材 張善政努力扭轉現況獲獎

桃園大秘寶+1?前朝10億蓋屋漏水 張善政:設計有問題

黨魁月改選朱立倫首度表態願交棒 張善政笑著這樣回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牙齒健康關乎壽命 苗栗衛生局:新增8類對象可免費洗牙

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且65歲以上約有二成長者可能因唾液腺退化、慢性病用藥等因素,經常覺得口乾舌燥,當唾液分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