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非常不爽俄國」 川普揚言50天內沒達成協議 將對俄課徵100%關稅

竹北中正西路禁左轉民誤闖 議員陳凱榮籲標誌調整、柔性宣導

議員陳凱榮說,此措施上路才三周,他接到很多鄉親反映,現場雖有設置標誌,然因標誌過小,常有民眾誤闖。圖/議員陳凱榮提供
議員陳凱榮說,此措施上路才三周,他接到很多鄉親反映,現場雖有設置標誌,然因標誌過小,常有民眾誤闖。圖/議員陳凱榮提供

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與中華路口交通壅塞,縣府交旅處5月將路口即日起調整為「禁止左轉」,議員陳凱榮發現,路口號誌過小,仍有許多用路人不知道此規定,且因左轉號誌燈取消,紛紛利用綠燈轉紅燈的短短幾秒搶左轉,相當危險,呼籲交旅處盡速調整標誌,還給用路人安全空間。

新竹縣府考量中正西路(西往東)左轉中華路口車流占,已影響內側車道續行車流,路口從今年5月8日起調整為「禁止左轉」,將內側左轉車道變更為直行車道,以疏解直行車流。宣導期至本月底,預計6月1日起正式執法,屆時未依標誌標線行駛者,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可處600元至1800元罰鍰。

陳凱榮說,此措施上路才三周,他接到很多鄉親反應,現場雖有設置標誌,然因標誌過小,常有民眾誤闖,且因無左轉號誌燈,往往利用「綠燈轉紅燈」短短幾秒鐘搶左轉,非常危險,他認為宣導不足,建議應採「明確標示,柔性勸導」為原則。

交通旅遊處長陳盈州表示,中正西路禁止左轉中華路實施後,離峰時間疏解效果良好,但尖峰時間因雙向車流多超過道路容量,仍有塞車情況。目前,多數民眾已大致了解此路口禁止左轉,只有零星違規,將再提升標示標誌部分將再提升,宣導期預計至5月31日止,以維護公眾交通安全。

陳凱榮今天也針對新北市三峽區發生3死12傷的重大車禍,強調守護學生通學安全刻不容緩,校園周邊綠底行穿線、斑馬線、通學區限速30公里等標線要普設,並以科技執法嚴揪不禮讓行人的行為,確保學子每天都能平安上學、快樂回家。 縣長楊文科回應,去年竹縣有22校、今年有26校提報校園周邊交通設施(含標 誌、標線及號誌)改善,竹縣每月開道安會報,結合跨縣府局處、跨單位資源長期關注學校週邊的通行環境,提昇學生通學安全。

議員陳凱榮發現,路口號誌過小,仍有許多用路人不知道此規,且因左轉號誌燈取消,紛紛利用綠燈轉紅燈的短短幾秒搶左轉,相當危險。記者郭政芬/攝影
議員陳凱榮發現,路口號誌過小,仍有許多用路人不知道此規,且因左轉號誌燈取消,紛紛利用綠燈轉紅燈的短短幾秒搶左轉,相當危險。記者郭政芬/攝影
議員陳凱榮今天也針對新北市三峽區發生3死12傷的重大車禍,強調守護學生通學安全刻不容緩,校園周邊綠底行穿線、斑馬線、通學區限速30公里等標線要普設。記者郭政芬/攝影
議員陳凱榮今天也針對新北市三峽區發生3死12傷的重大車禍,強調守護學生通學安全刻不容緩,校園周邊綠底行穿線、斑馬線、通學區限速30公里等標線要普設。記者郭政芬/攝影
議員陳凱榮說,標誌牌上寫著禁止左轉等文字,字太小且位置不佳,民眾解讀不易。圖/議員陳凱榮提供
議員陳凱榮說,標誌牌上寫著禁止左轉等文字,字太小且位置不佳,民眾解讀不易。圖/議員陳凱榮提供

車道 標誌

延伸閱讀

竹北氣爆少年全身91%燒燙傷 起訴3員工2人離職...竹瓦共賠1.1億

竹北氣爆連損21戶調查出爐!皮膜未更換釀災 新竹瓦斯3人起訴

議員促加速竹縣殯葬自治條例 關注竹北就近治喪計畫

獨/粉紅超跑要來竹北遶境 白沙屯媽祖10月至竹北天后宮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牙齒健康關乎壽命 苗栗衛生局:新增8類對象可免費洗牙

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且65歲以上約有二成長者可能因唾液腺退化、慢性病用藥等因素,經常覺得口乾舌燥,當唾液分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