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康典範」55歲男罹肺癌!醫師問診揪元兇 竟是妻太愛抱怨

助理遺孀批冷血霸凌 葉元之直球對決:我絕對不是慣老闆

赴日旅遊注意!大阪飯店曝「最討厭旅客做的5件事」 這1項超容易誤犯

休旅車進不去?竹市園道五停車場限高1.8M 市府:預留緩衝

新竹市園道五停車場近期完工啟用,不過議員黃文政卻發現,停車場限高僅 1.8公尺,導致許多休旅車、廂型車及其他較高車輛無法進入。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園道五停車場近期完工啟用,不過議員黃文政卻發現,停車場限高僅 1.8公尺,導致許多休旅車、廂型車及其他較高車輛無法進入。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園道五停車場近期完工啟用,議員黃文政發現停車場限高僅1.8公尺,導致許多休旅車、廂型車及其他較高車輛無法進入。市府說明,淨高度實為2.1公尺,為避免民眾不清楚自身車輛高度,才訂定限高1.8公尺。

新竹馬偕醫院位於往返竹科的光復路上,一旁還有傳統市場,附近停車位嚴重缺乏,市府爭取前瞻預算,斥3.6億於一旁園道五闢建智慧地下停車場,2021年9月28日開工,卻因結構及部分工項複雜導致延宕,歷經3年工期後終於啟用。

園道五地下停車場規畫地下2層,汽車位246格,包含6格身心障礙專用車位、12格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專用車位,以及24格電動車位專用席,更引入車牌辨識、車位在席顯示、多功能繳費等智慧化的停車管理系統。

不過市議員黃文政發現,園道五停車場限高僅1.8公尺,明顯低於一般公有停車場標準,導致許多休旅車、廂型車及其他較高車輛無法進入停放,嚴重影響停車場使用效益與市民權益。

為確保停車場設施能夠合理滿足市民需求,提升停車便利性與使用率,黃文政建議市府盡速檢討限高設計,研議改善方案,以提升市民停車便利性及公共資源有效性。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表示,園道五地下停車場不含機電管線跟照明燈具,淨高度為2.1公尺,設計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62條規定。為避免民眾不清楚自身車輛高度,故停車場預留緩衝空間訂定限高1.8公尺。

此外,經查市面上休旅車高度約1.8公尺,多數休旅車皆能進場停放。車輛如超過高度,可至周邊路邊、路外及其他平面等可停放超過1.8公尺高度的停車場停放。

園道五地下停車場規畫地下2層,汽車位246格,包含6格身心障礙專用車位、12格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專用車位,以及24格電動車位專用席。記者黃羿馨/攝影
園道五地下停車場規畫地下2層,汽車位246格,包含6格身心障礙專用車位、12格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專用車位,以及24格電動車位專用席。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表示,市面上休旅車高度約1.8公尺,多數休旅車皆能進場停放。車輛如超過高度,可至周邊路邊、路外。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表示,市面上休旅車高度約1.8公尺,多數休旅車皆能進場停放。車輛如超過高度,可至周邊路邊、路外。記者黃羿馨/攝影

車位 停車場 休旅車

延伸閱讀

小米休旅車YU7亮相 要壓倒特斯拉Model Y

改建工程未防護害行人摔斷牙 竹市文化局判國賠45.8萬

藍議員請假卻代投票選召委 竹市議會:符合規範

竹市文化中心改建 水管絆倒行人遭判國賠6萬餘元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