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岩手縣職員在台被捕!北捷手扶梯上偷拍女性裙底 日網怒喊公布姓名

退役中將高安國涉收錢當中共內應 稱「沒有背叛國家」…被問1句瞬間噤口

多所大學禁用廠牌行動電源 他帶去日本旅遊充電竟爆炸燒掉民宿地板

議員林碩彥送新竹縣長185億支票看板 痛批中央統籌稅款延宕

議員林碩彥在質詢中送縣長一張支票,指出中央統籌分配款修正案雖立法通過,讓新竹縣多了185億元,但經費至今沒有到位,還要先向銀行借錢來推動縣政。記者郭政芬/攝影
議員林碩彥在質詢中送縣長一張支票,指出中央統籌分配款修正案雖立法通過,讓新竹縣多了185億元,但經費至今沒有到位,還要先向銀行借錢來推動縣政。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議員林碩彥今天質詢,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及台幣升值衝擊縣內中小企業、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未到位影響縣政推動等,提出建言。縣長楊文科回應,縣府提供中小企業低息貸款,並提高地方產業創新研發經費,協助中小企業創新研發突破困境。另對於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未到位,呼籲中央拿出魄力,尊重立法院決議,讓地方好好發展,造福縣民。

對於關稅問題,產發處長陳偉志提到,感謝縣議會支持,去年已在今年度產發基金內編列補助企業ESG轉型經費,另外為支持地方型產業對外招商,也研議支持地方型產業拓展非美國、大陸市場,給予參展或招商等補助,目前與相關協會請教,若可行希望能在年底納入年度預算編列。

楊文科強調,面對國際貿易失序,地方產業創新研發勢在必行,只要能做出獨特的產品,讓別人無法取代,就能突破困境,因此縣府補助SBIR經費、增加貸款給中小企業,就是為了全面推動創新研發。另外也呼籲中央面對國際困局,在關稅談判方面應有策略,從匯率、美債、軍備等方面整體作戰。

林碩彥在質詢中送縣長一張支票看板,指出中央統籌分配款修正案雖立法通過,讓新竹縣多了185億元,但經費至今沒有到位,還要先向銀行借錢來推動縣政,他提出嚴正抗議,建議縣府借錢的利息應由賴清德政府買單,縣府要有自信向中央要回這筆款項。

財政處長彭惠珠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按中央預估本縣可增加18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但截至目前增額財源尚未撥付,具體原因中央並未說明。同時,中央因營業稅及所得稅的稅收短徵,財源吃緊,原應分配的統籌分配稅款短撥5.03億元,另外一般性補助款也將短撥20.68億元,若短撥情形持續至年底,可能對竹縣公共建設、交通安全、長照、營養午餐、社福與警消薪資支出皆造成衝擊。因應資金缺口,縣府已於4月啟動銀行借款,加上4至5月稅收預估21.8億元,目前以調整款項撥付期程暫為因應。

楊文科回應,財劃法修正後,統籌分配稅款依照人口、稅收分配,新竹縣統籌分配稅款理應獲配253億元,呼籲中央應拿出魄力,尊重立法院決議,展現民主國家普世價值,讓地方財政自主好好發展,為人民造福。

楊文科 新竹 中小企業

延伸閱讀

賴清德就職周年 楊文科籲落實地方統籌 審慎應對關稅

竹縣議員朱健銘關心動物救援 提增設南區動物收容所

竹縣4.25億打造行政大樓 北埔地標動土「有托育和運動館」

凱道戰獨裁 楊文科挺大新竹3藍委喊反罷免

相關新聞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苗栗補助款減少28億 縣長鍾東錦:憂心9、10月以後恐發不出薪水

苗栗縣一般性補助款將減少28.1億元,縣長鍾東錦憂心忡忡,社會福利首當其衝,尤其到了9、10月以後,縣府能夠調度的資源有...

獨/粉紅超跑要來竹北遶境 白沙屯媽祖10月至竹北天后宮

「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的年度盛會已於5月11日圓滿落幕,萬人徒步、神轎隨行的畫面依然令人感動不已。白沙屯拱...

牙齒健康關乎壽命 苗栗衛生局:新增8類對象可免費洗牙

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且65歲以上約有二成長者可能因唾液腺退化、慢性病用藥等因素,經常覺得口乾舌燥,當唾液分泌...

桃園3露天垃圾山減量六成 明年底掩埋場走入歷史

桃園市露天裸露垃圾山僅剩楊梅員木、龍潭店子湖、觀音保障村共3處垃圾掩埋場,隨夏日炎熱,附近居民擔心垃圾惡臭、蚊蠅孳生,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