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肘窩一片瘀青…父見調查報告哭著道歉 被迫抽血生控:台師大不斷欺騙

台師大女足傳霸凌抽血換學分 卓榮泰震怒開鍘教練

網紅「鳳梨」嘉義市區遭連開9槍 歹徒逃逸中

電動車近年成長翻倍 竹市府今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充電樁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電動汽車持有數快速成長,2023年起已從1496輛,翻倍成長至今年3071輛。為滿足充電需求,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過去竹市僅有26處公有停車場設有充電樁,明顯供不應求,市長高虹安上任後爭取交通部「公共充電樁補助計畫」補助,目標於今年底前,完成超過268槍充電樁建置。

邱臣遠說,全台首座「公有電動大客車充電樁」已於去年正式啟用,今天則正式啟用園道五地下停車場、新莊車站前停車場、慈雲路停車場、頂竹圍地下停車場、新科國中地下停車場、科學園路212巷停車場、武陵路73巷停車場、香山轉運站停車場等8處公有停車場,共計73槍快慢充電樁。

邱臣遠說明,快充在電力線路設計與申請過程中較為複雜,市府排除萬難,規畫超過100槍快充設施,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快、慢充共268槍。同時市府也與台電新竹營業處合作,確保電力供應安全穩定,提供全台密度最高且優質的公有快充站點。

新竹市交通處表示,目前竹市的公有停車場已委由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建置與營運,為確保長期營運品質及充電服務穩定性,市府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避免民眾長時間充電,影響其他使用者權益,充電收費方式參考各縣市行情,慢充(7KW)每度8元、快充(30KW)每度12元、超級快充(120KW/180KW)每度14元。

以國內去年銷量最好的電動車Model 3為例,180kW的功率就足夠讓車主在20分鐘內完全充飽電量,滿足需緊急、快速充電民眾的需求,市民亦可透過第三方支付或信用卡完成付款,操作簡便。

交通處指出,今年底前將建置電動小客車慢充132槍、快充136槍,以及大客車充電樁24槍。竹市在快充數量上領先全台,為強化公共安全,每座充電場域皆配置防火毯,如出現異常高溫,系統也將自動斷電,每2至3支充電樁皆配有熱感式監視設備,一旦偵測異常熱源,將透過Line群組即時通報市府、警消單位。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今天正式啟用8處公有停車場,共73槍電動小客車快、慢充電樁,打造低碳的交通環境、滿足充電需求。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電動汽車 新竹 停車場

延伸閱讀

婦人跳舞突倒地OHCA 竹市警消2次電擊成功搶救

北市電動車充電樁達1276樁 引入隨插即充更直覺

臺北市攜手EVOASIS 完成智能充電樁佈建 打造低碳智慧交通新典範

免會員隨插即充 北市公有停車場充電樁居全國之冠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