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近千家高風險工廠倉儲優先列管 限期申報原料產品

桃園市2022年3月美福倉儲大火連燒3周,市府為強化消防公安韌性及風險管理,2023年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副市長蘇俊賓督責增修「桃園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今年2月公告第一批工廠危險品、公共危險品、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及低溫冷凍倉儲高風險場所,近千家優先納管的業者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申報場所存放及生產品的種類、數量和提報消防安全計畫。
環保局表示,修正後的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已有980多家合法的製造、儲存的工廠、倉儲需列管,超過900家屬於經發局列管,其中與消防局依權責同時列管的約600家,環保局列管14家先趨化學物質(可製造爆裂物的原類)運作場所,13家為工廠1家為附屬倉儲。
業者必須在3個月內申報儲存種類和數量與消防計畫至於未登記的工廠、倉儲,市府一旦掌握資料,也會要求業者並給予6個月的申報寬限期,與協助辦理工廠登記,以便掌握所有需列管的工廠。
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化學物質涉及許多不同機關的管理,中央對化學品的管理方式及執行強度不一,早在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增修前,市府就按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管制8大運作行為,已行之有年,整合上下游流向及申報勾稽比對體系完整。
「桃園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完成增修後,去年10月25日上路,將低溫倉儲、工廠、違章倉庫等均納為公告管制對象,相關業者在工商登記時需詳實填報貯存物品種類、位置、數量等資訊,藉以建構桃園市全區防災安全管理網絡。
為提升火災預防高風險場所的安全韌性,環保局日前和今天先後舉辦3場次法規說明會,合計邀集約700家納管事業參與,除說明法規,及毒性與爆裂物先驅化學品管理常見違規缺失案例,也邀請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派員,說明我國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現況及未來國際發展趨勢,協助業者強化運作高風險場所安全韌性,達到減災、降災及防災之目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