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逛到一半黑漆漆!高雄大遠百突停電「顧客摸黑逛街」 台電回應了

不再忍氣吞聲?川普祭25%關稅 日相罕見怒說一句話

不斷更新/快來對答案!114分科測驗首日落幕 4科完整試題與解答一覽

桃園龍岡干米節登場 13國使節體驗潑水祈福歡樂嗨翻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潑水祈福遶境後,民眾享受潑水祈福一場歡樂。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潑水祈福遶境後,民眾享受潑水祈福一場歡樂。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下午出席2025桃園龍岡米干節使節宴暨開幕式,在13國使節團代表見證體驗下,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張表示,一年一度龍岡米干節文化盛會,更像是一場與國際友人的家庭聚會,充分展現桃園是一座族群多元共融、擁有國際熱情友誼的城市。

桃園龍岡米干節邁向第15年,榮獲交通部觀光署列為「國際級特色活動」,為桃園代表觀光文化品牌活動之一,今天米干節開幕,展期至4月27日止為期2周,張善政由立委呂玉玲、魯明哲等民代陪同,參與浴佛,結黃絲帶為緬甸地震祈福,參加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晚上舉辦長街宴,吸引各地民眾觀光參與一起潑水一起歡樂。

張善政介紹參與今年13 國駐台代表及眷屬參加龍岡米干節開幕,一起隨著快樂率動音樂打歌擺動舞蹈,帶動會場熱情氛圍,隨後品嘗滇緬金三角地區代表性美食的米干料理、甜點,參與象徵祝福的潑水祈福儀式,深刻感受龍岡地區滇緬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

張善政表示,桃園龍岡米干節不僅重要文化盛會,更像是一場與國際友人共聚的家庭聚會,期許米干節活動年年舉辦,持續發揚光大,成為桃園具代表性的國際文化盛事,接著明天及下個周末假日還有閉幕活動,歡迎各地民眾大家來體驗享受。

市政府觀旅局表示,今年龍岡米干節以「四海相聚、共祈平安」為主軸,舉辦潑水祈福、火把求吉、文化體驗3大活動,首次推出3場長街宴,以「簸箕飯」呈現,搭配多道雲南特色菜餚,還有水花火舞及全台獨特的黃香木彩臉文化體驗,26日舉辦懷舊之夜,歡迎民眾身著復古服飾或配件參與,體驗豐富多元的異域活動。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立委民代參與龍岡米干節雲南傳統遶境及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立委民代參與龍岡米干節雲南傳統遶境及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二)參加龍岡米干節浴佛為組緬甸地需祈福,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二)參加龍岡米干節浴佛為組緬甸地需祈福,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各國使節團代表及眷屬,一起參加龍岡米干節傳統打歌跳舞。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各國使節團代表及眷屬,一起參加龍岡米干節傳統打歌跳舞。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民代、13國使節團代表眷屬,宣布今年米干節歡樂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民代、13國使節團代表眷屬,宣布今年米干節歡樂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聚會 張善政

延伸閱讀

桃園桐花遲到 今年桐花祭新推5區13秘境7遊程邀你賞桐

觀光不能等 地震周年花蓮市長魏嘉彥啟動縣外交流

張善政赴北檢掀話題 綠批帶頭違法、藍反擊司法已死

批民進黨是綠共!張善政:籲司法機關懸崖勒馬 勿成歷史罪人

相關新聞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苗栗補助款減少28億 縣長鍾東錦:憂心9、10月以後恐發不出薪水

苗栗縣一般性補助款將減少28.1億元,縣長鍾東錦憂心忡忡,社會福利首當其衝,尤其到了9、10月以後,縣府能夠調度的資源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