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環北路、興和路口樹木擋視線車禍多 將改善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與興和路口本月才發生擦撞事故,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希望相關單位改善,避免車禍再發生。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與興和路口本月才發生擦撞事故,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希望相關單位改善,避免車禍再發生。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中壢區環北路與興和路口本月才發生擦撞事故,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希望相關單位改善,避免車禍再發生。

北區養護工程分局中壢工務段回應,將增繪視覺化減速標線、於該路口外側車道繪設網狀線及牌面,相關道路設施遷移及標線標誌增設預計於4月30日前完成。

40歲的黃姓女轎車駕駛,本月行經桃園市中壢區興和路,正要直行匯入環北路(往平鎮方向)時,與沿環北路直行的62歲湯姓女騎士發生碰撞,導致湯女倒地並有擦挫傷。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前天邀相關單位一同會勘並說,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當天在會勘過程中也觀察到許多支道不停讓主道等的不適任駕駛行為。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說,現場討論預計短期內會先新增契型減速標線、標線型路口正交化(直角交會)等改善措施。此外,針對遮蔽路口視線及行人動線的行道樹及燈桿,中壢區公所與桃園養工處將協助調整,消防栓也將改為地下化。

中壢工務段表示,前天與相關單位辦理現勘作業,針對人行道路樹、路燈桿件及消防栓請地方政府及管線單位辦理遷移作業,增加用路人鄰近路口時行車視距,確保來車狀況無虞。

中壢工務段說,針對台1線環北路工務段將增繪視覺化減速標線、於該路口外側車道繪設網狀線及牌面,相關道路設施遷移及標線標誌增設預計4月30日前完成。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也共同提出幾項中長期建議,調整實體人行道做出路口正交化,將有助於興和路車輛減速轉彎及減少視野死角;行穿線位置新增減速平台(路面抬升)、調整行人穿越道及路口照明,使行人更能安全通過;彎道處在不影響居民出入前提下,局部增設護欄或車阻保護行人及居民;建議機關評估巷弄改為單行道。這過程可能會有陣痛期,但這將共同提升所有用路人安全。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與興和路口本月才發生擦撞事故,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希望相關單位改善,避免車禍再發生。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與興和路口本月才發生擦撞事故,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發生車禍原因主要為支道未停讓主道發生碰撞,及環北路直衝人行道自撞路樹事件,希望相關單位改善,避免車禍再發生。記者翁唯真/攝影

中壢 人行道 桃園

延伸閱讀

桃園1幼童公園玩遭小姊弟抓頭撞地?警調出畫面後曝真相

日籍婦高雄人行道挨撞 兒重申除照顧家人別無他想

桃園男童公園玩遭國小生「惡意推倒」撞地 家長怒告傷害

限時11天「小龍蝦吃到飽」!桃園喜來登「優廚西餐廳」菜色升級 月底前「這樣揪」開吃還免千元

相關新聞

中壢2活動中心廠商落跑變廢墟 追加1500萬拚6月重開工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舊明2處市民活動中心增建工程,2年前風光動工,未料承包廠商半途落跑,工程解約延宕至今,市議員謝美英批評...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首開先例兒童節改送禮券 竹縣讓孩子做主選喜歡的禮物

兒童節即將到來,新竹縣政府今年首開先例,將具體的禮物改為禮券,讓孩子做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在家人的教導下...

桃市府小內閣異動 觀旅局長周柏吟請辭

桃園市政府今下午發布人事異動,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因家庭因素請辭,市長張善政已勉予同意,將於本月底離任,職缺將由副局長王麗...

地下道淹水挨批「警示牌裝心酸」 桃市工務局給答案了

桃園近日豪雨造成平鎮區環南路地下道淹水嚴重,路過的白色轎車因警示設備未發功效,車身一半泡在水中,險些滅頂,民代痛批「裝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