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憂助攻陸海軍實力!CSIS:台灣是中國造船買家 長榮輪與福建號航母同廠建造

周四「春分」慎防1事祛病氣 4生肖轉運一飛沖天

反制「賴17條」…陸國安部公布台灣資通電軍4人身分 揚言終身追責

影/大筆進財!苗栗頭份永貞宮龍柏倒折 華麗轉身成進財筆

頭份永貞宮廟內「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廟方擲筊請示媽祖婆,獲准將倒地的龍柏樹幹製成進財筆、文昌筆。記者胡蓬生/攝影
頭份永貞宮廟內「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廟方擲筊請示媽祖婆,獲准將倒地的龍柏樹幹製成進財筆、文昌筆。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頭份市合港田寮永貞宮廟內「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但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枯死,龍柏近年來身價不菲,廟方擲筊請示媽祖婆,希望將倒地的龍柏樹幹製成進財筆或文昌筆,獲媽祖婆同意,廟方雕製了十餘支供奉在廟內財神殿,等待有緣人隨喜認養且「大筆進財」。

永貞宮主委張淑芬說,廟內的龍柏栽種已約60年,樹幹粗大,但兩年前在大風雨中被吹折而枯萎,因此想到利用倒折的樹幹製成龍柏筆,讓有緣人能擲筊請回,事業蒸蒸日上「大筆進財」,但迄今最大一支進財筆始終無人能擲出聖筊請回,似乎媽祖婆有意將這支進財筆留在財神殿作為「鎮殿之寶」。

永貞宮每年農曆四月八3天繞境,是竹南、頭份等鄉鎮市閩客共祀的媽祖廟,早年四月八熱鬧非凡,但近代一度式微,籌募繞境活動經費成了爐主的「苦差事」,還得自掏腰包補貼。張淑芬接任主委後,廟方接連推出「客家花布聖袍」、元宵擲筊大賽等系例創意活動,打響永貞宮知名度,四月八經費不但餘裕,還可補助市公所安排其他配合四月八的廟會活動。

永貞宮管委會總幹事張吳祥說,根據宮志記載,早年閩客共居中港溪流域,但因語言不通時起誤會及摩擦,甚至嚴重械鬥,清代官方介入,並指定永貞宮廟地。原先指定要前往竹南中港慈裕宮割火分香,但受到執事人員百般刁難,於是轉往竹南中港龍鳳宮分香。

苗栗縣雖是客家大縣,但客家、閩南、外省及原住民、新住民族群早已共融,「客家底」、「福佬底」眾多,不同族群連姻也頻繁,各族群和諧相融共處 ,早年衝突已成歷史雲煙。

苗栗縣頭份市永貞宮廟內「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但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枯死,目前後花園僅剩一株高聳的龍柏。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頭份市永貞宮廟內「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但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枯死,目前後花園僅剩一株高聳的龍柏。記者胡蓬生/攝影
頭份永貞宮「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廟方請示媽祖婆,獲准將倒地的龍柏樹幹製成進財筆、文昌筆,供奉在財神殿。記者胡蓬生/攝影
頭份永貞宮「後花園」栽種的龍柏已有一甲子樹齡,其中一株2年前不堪風雨侵襲倒折,廟方請示媽祖婆,獲准將倒地的龍柏樹幹製成進財筆、文昌筆,供奉在財神殿。記者胡蓬生/攝影

媽祖 頭份

延伸閱讀

日盛台駿國際租賃推動永續豆田計畫 支持台灣大豆復耕

爭取台積再到苗栗設廠 縣府:全力支持竭誠歡迎

影/頭份保時捷男疑服藥後駕車 一路搖晃6輛汽機車遭殃

「苗栗國」大規模興建1交通建設 Cheap:值得鄰國台灣借鏡

相關新聞

暴雨住家淹水、柏油塊沖出 桃園雨彈狂炸「居民睡夢驚醒」

桃園市今天受鋒面影響大雨不斷,多處地區都傳嚴重淹水,龜山區有積水漫過道路,棕黃色的泥水夾雜落葉與垃圾,阻礙通行;八德區介...

1年1600多件跨越雙黃線違規 苗栗市原則全面改黃虛線

苗栗市1年1600多件跨越雙黃實線違規檢舉開罰案件,許多用路人哀哀叫,市公所今年起只要雙向雙車道,不在路口或是大轉彎道等...

影/不僅「紅綠決鬥」也有「網內互打」 台南推外送員安全認證標章

據統計,去年外送員事故計736件(受傷644件、財損92件),肇事原因以「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駕駛」占17.8%最多...

寶山遭倒70噸廢棄物 一度阻斷交通

鋒面通過,天氣不穩定,新竹縣大雨不斷,寶山鄉寶斗村前天遭不肖業者偷倒約70噸廢棄物,阻斷寶深路通往新珊路182巷交通,公...

桃園中壢運動公園 路口陷阱挨批

桃園市中壢運動公園周邊新闢道路陸續開放,但不少機車騎士發現,後寮路的機車優先道到了環中東路口,右側變為右轉專用道,內側車...

拖吊空窗期違停多 桃市府:持續告發

桃園市北區近月不見市府委外的拖吊車出沒,有民眾感覺「違停變多」;市府交通局坦言,今年1月初和原合約業者的拖吊業務到期,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