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江啟臣、顏寬恒等5藍委罷免案全數成案 中選會宣布823投票

經典賽/蔡其昌赴美有收穫!費仔、龍仔想打中華隊 卡洛爾吐唯一目標

竹縣原鄉就醫交通擴大補助 孕媽可申請安心迎新生命

衛生局說,這次擴大對象為尖石、五峰鄉孕婦及關西鎮原民孕婦,提供產檢或生產就醫申請補助交通費,依住家離產檢醫療院所只要達5至20公里以上,即可申請補助。圖/新竹縣府提供
衛生局說,這次擴大對象為尖石、五峰鄉孕婦及關西鎮原民孕婦,提供產檢或生產就醫申請補助交通費,依住家離產檢醫療院所只要達5至20公里以上,即可申請補助。圖/新竹縣府提供

為減輕原鄉原住民就醫交通費負擔及提升醫療可近性,新竹縣政府衛生局每年爭取中央補助,今年再獲174萬6000元補助,並擴大補助對象,過去只限五峰、尖石鄉及關西鎮的原民申請,今年除了關西鎮原民孕婦外,五峰及尖石鄉孕婦更放寬不限原民身分皆可申請,希望提供原鄉孕媽咪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增加產檢意願。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竹縣原鄉境內多高山陡溪地形,對外交通不便,且醫療資源多集中於都會區,今年起放寬孕產婦補助條件,讓居住在尖石及五峰鄉所有孕婦,無論族群都可申請交通補助,補助金額將依照居住地與醫療機構的距離進行調整,確保每位孕婦公平受惠,另外生產後新生兒也可以加入幼兒專責醫師照顧計畫,讓家長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提供孩子更好的照顧。

衛生局長殷東成說明,2024年全縣原民就醫交通補助服務達831人次,較2023年增加53人次,顯示交通補助對原鄉縣民的重要性;以往限於居住尖石及五峰鄉因轉診、重大傷病、緊急傷病、普通傷病就醫及住宿式機構的原民鄉親,住家離就診醫院或入住機構須達20公里以上可提出申請,每人每年就醫次數不能超過10次、每季以3次為上限,入住住宿式機構申請次數則是每人每年2次為限。

衛生局說,這次擴大對象為尖石、五峰鄉孕婦及關西鎮原民孕婦,提供產檢或生產就醫申請補助交通費,依住家離產檢醫療院所只要達5至20公里以上,即可申請補助,補助金額以距離醫院公里數區分,每人每年申請次數14次為限。

衛生局表示,今年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申請期間為即日起至經費使用完畢為止,請符合資格就醫當事人或家屬,持戶籍謄本及就醫繳費收據、轉診單、入住長照機構證明或孕婦健康手冊等相關文件,於就醫日3個月內至當地衛生所辦理,詳細補助條件及申請資訊可洽居住地衛生所。

衛生局表示,今年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申請期間為即日起至經費使用完畢為止,請符合資格就醫當事人或家屬,持戶籍謄本及就醫繳費收據、轉診單、入住長照機構證明或孕婦健康手冊等相關文件,於就醫日3個月內至當地衛生所辦理。圖/新竹縣府提供
衛生局表示,今年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費申請期間為即日起至經費使用完畢為止,請符合資格就醫當事人或家屬,持戶籍謄本及就醫繳費收據、轉診單、入住長照機構證明或孕婦健康手冊等相關文件,於就醫日3個月內至當地衛生所辦理。圖/新竹縣府提供

醫師 衛生局 孕婦

延伸閱讀

不能補選恐惹不滿…罷原民綠委 藍拚選罷法修法

竹縣「青年節永續未來」系列結合竹苗資源 官網今上線

打破原民身分參政框限 藍提修法可選擇一般選區參選

選罷法原民條款若及時三讀 六席原委有機會全泛藍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