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露營場未設汙水設施 加強取締

桃園環保局和觀旅局近一年到露營場會勘,提供業者改善建議。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環保局和觀旅局近一年到露營場會勘,提供業者改善建議。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表示,今年3月1日起將針對沒有汙水處理設施的露營場地,依照水汙染防治法取締,藉此強化露營場對汙水管理的責任,避免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河川、湖泊或地下水,影響生態環境與公共衛生。

環保局表示,環境部去年1月6日公告修正「禁止足使水汙染行為」規定,露營場產生的廁所汙水及生活雜排水,未納入汙水下水道系統、集中處理場或委託廢水代處理業處理,而未收集或未設置建築物汙水處理設施處理者,3月1日起將認定屬「足使水污染行為」。

為協助露營場業者了解並遵循最新規範,環保局自去年起與觀旅局合作,透過說明會方式宣導管制對象、管制方式及如何計算足夠容量的汙水處理設施容量等,並調查業者廢污水處理方式。兩次說明會以後,已經有70多家業者回報改善計畫,目前轄內露營場已多數設有化糞池來處理廁所排出的糞尿汙水,但是廁所以外的生活雜排水,像是浴室、洗手台,仍應收集並妥善處理,環保局將持續針對未符合規範的露營場進行監督與輔導,確保露營場運作符合環保規範。

環保局強調,妥善管理汙水不僅能減少汙染,也能提升露營場整體品質,提供遊客更舒適的露營體驗,環保局將持續監督並推動環保露營,透過政府與業者的共同努力,確保桃園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實現露營活動與生態保護並行的目標。

隨著露營活動日益受到民眾喜愛,露營場數量逐年增加,但部分業者因缺乏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可能導致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即排放,進而影響水源及生態環境。有鑑於此,環保局針對露營場加強輔導與監督,協助業者了解並遵循相關規範,確保其汙水處理系統符合最新規範,防止汙染水源。

Q法規上路後,若直接排入河川,違反哪一條?開罰多少?

A:依水污染防治法第30條第1項第5款授權修正公告「禁止足使水污染行為」,規範水污染管制區內從事露營場之經營,就其產生之沖洗式廁所排水及生活雜排水,未採取納入污水下水道系統、集中處理場或委託廢水代處理業處理,而未收集或未設置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者,屬足使水污染行為之態樣。

環保局指出,水汙染防治法第52條規定,違反第30條第1項各款情形之一規定者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得令停止作為或停工、停業,必要時並得廢止其水汙染防治許可證(文件)或勒令歇業。

桃園環保局3月起要加強稽查露營場是否有汙水處理設施,及設施能否達到標準。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環保局3月起要加強稽查露營場是否有汙水處理設施,及設施能否達到標準。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環保局發現露營業者的汙水處理設施著重於廁所,忽略生活排水也需要集中處理。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環保局發現露營業者的汙水處理設施著重於廁所,忽略生活排水也需要集中處理。圖/環保局提供

露營 環保局 污水

延伸閱讀

新北「集撕廣益」 新北撕小廣告換好禮還能抽家電

北市獨居長者「雙福利」 代收垃圾、聯醫就醫免付掛號費

3月1日起露營場強制收集處理汙水 新竹市2露營場合格

新竹市東區施工停水9小時 5里8377戶受影響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