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國民法官審剴剴案 台大醫生作證「懷疑遭性虐待」旁聽民眾落淚

台幣匯率被美國盯上? 卓揆:已有準備未來是重大挑戰

桃園某國小成熔爐翻版?綠委曝特教助理員疑霸凌特教生、看女童內衣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左二)、郭昱晴(左三)及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右三)、桃園市教師會暨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舉行「勿讓會稽國小成為桃園版的熔爐」記者會,呼籲桃園市教育局,應正視性平事件的問題及積極督導。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左二)、郭昱晴(左三)及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右三)、桃園市教師會暨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舉行「勿讓會稽國小成為桃園版的熔爐」記者會,呼籲桃園市教育局,應正視性平事件的問題及積極督導。記者林伯東/攝影

桃園某國小日前爆出疑似長期隱匿特教助理員體罰、霸凌特教生,且涉多起牽女學生手、看女學生胸部等性平案件後,沒想到校長卻疑對吹哨家長、教師秋後算帳。一名家長會委員表示,多位家長已感到恐懼。民進黨立委批是韓國電影熔爐翻版,今要求桃園市教育局應確實調查。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郭昱晴與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桃園市教師會及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開記者會,並找來受害學生家長控訴該國小的不當作為。

黃瓊慧表示,自去年9月起該國小教師看不慣特教助理員對學生的不當行為,向校方通報,且也有多名學生向校長表達該助理員拍打、嘲弄特教生等不當管教情事,但校方未積極處理,導致受害特教生持續遭不當對待。本月12日上新聞後,該名特教助理員立刻辦「自願離職」,但校長除對外表示不知情,還運用各種手段讓吹哨者與受害學生感到壓力。

一名家長無奈地說,班上學生都有看見特教助理員在教室大罵髒話跟看女學生內衣,但校長都沒有處理。

一名家長會委員出面表示,看到校長找各種藉口要聘用該名不適任助理員,不管家長們的反對,且已經有多位家長反映該校長持續針對事件相關的家長們,讓大家感到恐懼,「想問教育局是誰讓校長可以如此?我們提供非常多物證人證,不但都沒有任何下文,還要讓我們繼續忍受這些多久?」

郭昱晴表示,去年9月陸續有學童和家長向校方反應,卻到今年1月案件才立案處理,校內處理相關通報程序是否疏忽,桃園教育局應更積極處理,才能落實校園安全

「性平案件年年增,桃園市讓我們很擔憂。」林月琴表示,根據教育部校安通報統計,從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國小校園性平事件件數跟人次逐年上升,從2022年到2024年僅三年就上升1.5倍,桃園市教育局是否應該正視性平事件的問題及積極督導。

林月琴指出,為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要求桃園市教育局應確實調查該助理員涉及的性平與不當管教案件;釐清校方是否延遲通報,並確保學生、家長與教師不會因揭露問題而遭受校方不利對待;與學生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管道,確保整體處理過程符合正當程序。

教師 教育局 校園安全 桃園

延伸閱讀

民代指桃園市國小校園性別事件逐年上升 呼籲教育局積極督導

特教助理員遭控霸凌性騷 桃市教育局:2月中已主動辭職

憂藍民生法案變民粹 綠陷「跟與不跟」尷尬處境

安置兒少常被漏接 立委籲兒少權法強化替代性照顧政策

相關新聞

中壢2活動中心廠商落跑變廢墟 追加1500萬拚6月重開工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舊明2處市民活動中心增建工程,2年前風光動工,未料承包廠商半途落跑,工程解約延宕至今,市議員謝美英批評...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首開先例兒童節改送禮券 竹縣讓孩子做主選喜歡的禮物

兒童節即將到來,新竹縣政府今年首開先例,將具體的禮物改為禮券,讓孩子做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在家人的教導下...

桃市府小內閣異動 觀旅局長周柏吟請辭

桃園市政府今下午發布人事異動,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因家庭因素請辭,市長張善政已勉予同意,將於本月底離任,職缺將由副局長王麗...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