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芳郁掀失智議題 監護新制可免家人「網內互打」爭產

超無禮店家被挖出!韓女星朝聖澎湖名店嚇到「想回家」 網怒:丟台灣人的臉

失智症新藥問世…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桃園燈會落幕相約2026嘉義見 張善政:燈會創多項紀錄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將台灣燈會傳承燈籠交給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左)接下,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將台灣燈會傳承燈籠交給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左)接下,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2025台灣燈會今晚桃園圓滿落幕,隨著主燈「無限樂園」精彩奪目燈光秀,桃園市長張善政將象徵燈會傳承的燈籠交接嘉義縣後「熄燈」,張善政說,桃園燈會A18、A19燈區參觀達1500萬人次、13區配合小型燈區530萬人次,合計超過2千萬人次,經濟產值達270億元,更創機捷前2單日運量紀錄,「是歷來台灣燈會令人相當懷念的燈會」,期待明年嘉義台灣燈會一樣亮麗。

台灣燈會主燈區亮燈開展12天後,今天晚上舉辦閉幕典禮,由張善政、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連袂出席,隨著主燈「無限樂園」精彩奪目燈光秀後,由周永暉見證下,張善政將象徵燈會傳承的燈籠交給劉培東接下,象徵2026 台灣燈會將在嘉義精彩傳承。

張善政表示,燈會加上試營運17天很快過去,看今天下雨看燈會的人絡繹不絕,A18、A19燈區參觀達1500萬人次、13區配合小型燈區530萬人次,總共超過2000萬人次,經濟產值達270億元,機捷運量創一天最高27萬及次高22萬人次,有史來首次與google map合作即時交通資訊協助民眾導流,首次引進寶可夢卡比獸、皮卡丘、進擊的巨人的IP是過去少見,吸引排隊駐足,在大家投入下造就成功燈會,「是歷來台灣燈會令人相當懷念的燈會」,期待明年嘉義燈會亮麗可期。

劉培東表示,明年2026台灣燈會在嘉義,將延續桃園燈會發光把台灣燈會傳統照亮,嘉義在2007及2018辦過台灣燈會,明年2026延續執行,嘉義一直在變、一直在起飛,從農縣到農工科技大縣脈絡,將是2026台灣燈會要傳達的蛻變、躍進的精神,希望明年台灣燈看到不一樣的嘉義。

周永暉表示,今年桃園燈會以雙展區展現不同以往的主題特色,在國家門戶、桃園航空城呈現36 年求新求變的燈會,感謝過去一年大家籌辦燈會的付出,桃園燈會將精彩呈現世人眼前,成果被Discovery肯定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世界十大夜景遺產美譽,台灣燈會成世界夜間經濟發展活動指標,成為各縣市地方燈會燈意的火車頭,感謝大家過去一年的付出打造美好燈會,明年相約2026台灣燈會嘉義見。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嘉義 台灣燈會

延伸閱讀

張善政視察台灣燈會 備援34輛接駁車中午啟動

盧秀燕被問選國民黨主席答「考慮中」 張善政這麼說

影/桃捷綠線 張善政:努力打拚盼明年直通藝文特區

苗縣取經...竹苗縣長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盼3縣市合作

相關新聞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苗栗補助款減少28億 縣長鍾東錦:憂心9、10月以後恐發不出薪水

苗栗縣一般性補助款將減少28.1億元,縣長鍾東錦憂心忡忡,社會福利首當其衝,尤其到了9、10月以後,縣府能夠調度的資源有...

獨/粉紅超跑要來竹北遶境 白沙屯媽祖10月至竹北天后宮

「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的年度盛會已於5月11日圓滿落幕,萬人徒步、神轎隨行的畫面依然令人感動不已。白沙屯拱...

國防部刪除兩蔣謁靈、陵寢用詞 桃市府不滿發聲了

國防部上月公告修正兩蔣慈湖、大溪管理要點,將「謁靈」用語修正為「入營」,並刪除「陵寢」字樣,2用語確定走入歷史。兩蔣文化...

白沙屯媽起駕!32萬信眾朝聖 高鐵疏運增14%台鐵70%

白沙屯媽祖今天晚11時25分登轎起駕,展開為期10天9夜的徒步進香行程,為讓逾32萬報名信眾順利前往白沙屯,交通部首度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