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港灣6小時內驚見2具浮屍!1男家屬報失蹤確認身分、1女身分不明

又見行人地獄!公車行經總統官邸旁…轉彎「沒煞車」撞死走斑馬線老翁

台東南橫公路下馬路段坍方!雙向交通中斷 預計「這時間搶通」

桃園燈會落幕相約2026嘉義見 張善政:燈會創多項紀錄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將台灣燈會傳承燈籠交給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左)接下,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將台灣燈會傳承燈籠交給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左)接下,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2025台灣燈會今晚桃園圓滿落幕,隨著主燈「無限樂園」精彩奪目燈光秀,桃園市長張善政將象徵燈會傳承的燈籠交接嘉義縣後「熄燈」,張善政說,桃園燈會A18、A19燈區參觀達1500萬人次、13區配合小型燈區530萬人次,合計超過2千萬人次,經濟產值達270億元,更創機捷前2單日運量紀錄,「是歷來台灣燈會令人相當懷念的燈會」,期待明年嘉義台灣燈會一樣亮麗。

台灣燈會主燈區亮燈開展12天後,今天晚上舉辦閉幕典禮,由張善政、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連袂出席,隨著主燈「無限樂園」精彩奪目燈光秀後,由周永暉見證下,張善政將象徵燈會傳承的燈籠交給劉培東接下,象徵2026 台灣燈會將在嘉義精彩傳承。

張善政表示,燈會加上試營運17天很快過去,看今天下雨看燈會的人絡繹不絕,A18、A19燈區參觀達1500萬人次、13區配合小型燈區530萬人次,總共超過2000萬人次,經濟產值達270億元,機捷運量創一天最高27萬及次高22萬人次,有史來首次與google map合作即時交通資訊協助民眾導流,首次引進寶可夢卡比獸、皮卡丘、進擊的巨人的IP是過去少見,吸引排隊駐足,在大家投入下造就成功燈會,「是歷來台灣燈會令人相當懷念的燈會」,期待明年嘉義燈會亮麗可期。

劉培東表示,明年2026台灣燈會在嘉義,將延續桃園燈會發光把台灣燈會傳統照亮,嘉義在2007及2018辦過台灣燈會,明年2026延續執行,嘉義一直在變、一直在起飛,從農縣到農工科技大縣脈絡,將是2026台灣燈會要傳達的蛻變、躍進的精神,希望明年台灣燈看到不一樣的嘉義。

周永暉表示,今年桃園燈會以雙展區展現不同以往的主題特色,在國家門戶、桃園航空城呈現36 年求新求變的燈會,感謝過去一年大家籌辦燈會的付出,桃園燈會將精彩呈現世人眼前,成果被Discovery肯定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世界十大夜景遺產美譽,台灣燈會成世界夜間經濟發展活動指標,成為各縣市地方燈會燈意的火車頭,感謝大家過去一年的付出打造美好燈會,明年相約2026台灣燈會嘉義見。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台灣燈會落幕最後燈光秀,民眾爭相拍攝不捨,相約明年2026燈會嘉義見。記者曾增勳/攝影

嘉義 台灣燈會

延伸閱讀

張善政視察台灣燈會 備援34輛接駁車中午啟動

盧秀燕被問選國民黨主席答「考慮中」 張善政這麼說

影/桃捷綠線 張善政:努力打拚盼明年直通藝文特區

苗縣取經...竹苗縣長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盼3縣市合作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疑似出現蛆 衛生局調查中

有民眾於網路社群爆料,中壢某科技大廠團膳炸好的排骨麵衣中,疑似有蛆,PO網公審,並強調「不是第一次」,也有其他員工於底下...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路邊未畫紅黃線的免費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桃園市中壢區出現民眾擅自在馬路邊緣打鉚釘並用鐵鍊鎖機車,防機車被移置及車位被別人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