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疏運奏效!台灣燈會周日估170萬人次 出站時間縮至5分鐘

台灣燈會交通之亂後,桃園市政府祭7項精進疏運措施,今晚尖峰機捷疏運人次逾10萬人次、A18與A19站人潮較昨天少。記者曾增勳/攝影
台灣燈會交通之亂後,桃園市政府祭7項精進疏運措施,今晚尖峰機捷疏運人次逾10萬人次、A18與A19站人潮較昨天少。記者曾增勳/攝影

台灣燈會桃園,昨天吸引爆量賞燈人潮,交通大亂,桃園市政府祭出7項精進疏運措施,市府表示,直至今晚6時30分,機捷疏運人次逾10萬人次、A18及A19站進出站民眾近6萬人次,估計今天總人數約170萬人次。

台灣燈會爆發交通之亂,一天湧入257.6萬人次,交通疏運不及,桃園市政府今晚表示,以A18、A19站出站時間,昨天旅客平均出站15至18分鐘,今天啟動進出站簡化機制及加強人員導引,出站平均縮短至3至5分鐘,加上啟動機捷加班車,原本每7.5分鐘一班車,縮為每5分鐘,截至下午6時30分機捷疏運人次達10.6萬人次,A18及A19站進出站旅客近6萬人次。

市府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9年前台灣燈會高鐵最大進出疏運14萬人次,昨天高鐵疏運12萬、加機捷10萬共疏運22萬人次,較9年前激增8萬人次;9年前人潮疏散至凌晨2時,昨天疏運至晚上11時,有改善。

市政府表 ,昨晚6至8時進站民眾湧出超大量,疏運不及,捷運昨天下午3時30分進出站閘門不關,人流逐漸順暢,今啟動多項疏運措施,後續將持續視狀況隨時調整。

台灣燈會交通之亂後,桃園市政府祭7項疏運措施。記者曾增勳/攝影
台灣燈會交通之亂後,桃園市政府祭7項疏運措施。記者曾增勳/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賞燈民眾進出站也無需排隊。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賞燈民眾進出站也無需排隊。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昨天首個周末假日湧入260萬人次,機捷及桃園青埔周邊交通一度癱瘓,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昨天首個周末假日湧入260萬人次,機捷及桃園青埔周邊交通一度癱瘓,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昨天首個周末假日湧入260萬人次,機捷及桃園青埔周邊交通一度癱瘓,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賞燈民眾進出站也無需排隊。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台灣燈會12日桃園登場後,昨天首個周末假日湧入260萬人次,機捷及桃園青埔周邊交通一度癱瘓,今天啟動與桃園捷運A18到站旅客分流措施,旅客自高鐵桃園站往返燈會現場動線十分順暢,賞燈民眾進出站也無需排隊。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灣燈會 桃園 機捷

延伸閱讀

燈會精進疏運 桃市府:A18、A19站3至5分鐘可出站

台灣燈會疏運引民怨 民進黨團要桃市府上緊發條

台灣燈會人潮擁擠…可效仿高雄演唱會疏散? 桃市府:人數天差地遠

台灣燈會爆260萬交通大亂惹議 市府5大措施今晚見真章

相關新聞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首開先例兒童節改送禮券 竹縣讓孩子做主選喜歡的禮物

兒童節即將到來,新竹縣政府今年首開先例,將具體的禮物改為禮券,讓孩子做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在家人的教導下...

桃市府小內閣異動 觀旅局長周柏吟請辭

桃園市政府今下午發布人事異動,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因家庭因素請辭,市長張善政已勉予同意,將於本月底離任,職缺將由副局長王麗...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