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觀光景點排名洗牌 第一名異軍突起!千萬人造訪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政府近日公布境內觀光旅遊人次排名,中壢老街溪沿岸步道以1054萬餘人奪冠,霸榜多年的大溪老城區退居第二,石門水庫首次跌出前五名,而過去觀察的景點,人潮多半比前年少,衰退幅度最高27%;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表示,去年受天災外力影響多,已加強推廣行銷。

桃園近來主打「小龍年遊大龍門」旅遊,推廣大溪、龍潭與石門地區觀光,市長張善政也多次在不同場合大力宣傳,指「大龍門」地區不僅擁有湖光山色,還有多座百年廟宇,欣賞美景之餘,也能領略地方文化底蘊,市府也為此推出Q版神明公仔,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獲得。

老街溪沿岸步道首次統計就奪冠,觀旅局分析可能原因與景點易達性有關,老街溪位於中壢市區,步道可騎自行車與慢跑,沿途有紅磚糯米橋與裝置藝術,極富特色,除清晨黃昏周邊居民運動,也非常適合一日遊,所以迅速爆紅。

大溪老街前年以698萬人居冠,去年被老街溪步道擠下,以628萬人居第二名,第三名是虎頭山風景特定區362萬人,第四名為龍潭大池346萬人,第五名為慈湖311萬人;石門水庫前年有317萬人,去年只有239萬人,跌出前5名。

值得一提的是,桃園各景點年多呈現衰退,公家景點中,拉拉山風景區衰退27%最高,但也景點持續成長,永安漁港去年提升0.42%,草漯沙丘地質公園11.56%。

周柏吟表示,桃園近年觀光人潮持續成長,去年人數不僅比疫情前高,1月到3月也有不錯成績,但4月花蓮大地震之後,民眾本於趨吉避凶心理,山區活動變少,加上去年10月過後多個颱風登陸,各景點都受到大小程度不一影響,不只桃園,其他縣市也有同樣情況。

周柏吟表示,近來民眾為了追求安全的休憩環境,逐漸改變旅遊型態,尤其去年4月過後,人潮逐漸從山區移到都市,也使得數據呈現大溪老城區、石門水庫、角板山等第遊客減少,中壢老街溪沿岸步道異軍突起情況。除了「小龍年遊大龍門」,市府搭配台灣燈會,也規畫12條旅遊路線行銷桃園觀光。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去年受地震颱風擾動,桃園觀光景點洗牌,民眾多選擇近郊型或都會帶旅遊,山區景點衰退最多。記者陳俊智/攝影

大溪老街 景點 石門水庫

延伸閱讀

桃園平鎮重要幹道轉彎半徑大 地方盼退縮電桿解決

桃園走春好去處 樂天女孩及糖葫蘆、燈籠手作參加

桃園年貨大街名店助陣衝高人氣業績 日本樂天也關注

張善政辭歲期勉再接再厲!桃園6萬個福袋發放時間地點出爐

相關新聞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竹縣幸福指數大躍進 縣府:持續推動教育與改善交通

新竹縣在「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縣市幸福指數較2023年進步4名,新竹縣長楊文科強調持續推動經濟、交通及教育幸...

桃園某國小成熔爐翻版?綠委曝特教助理員疑霸凌特教生、看女童內衣

桃園某國小日前爆出疑似長期隱匿特教助理員體罰、霸凌特教生,且涉多起牽女學生手、看女學生胸部等性平案件後,沒想到校長卻疑對...

新竹棒球場開挖驚見建築廢棄物 從何來?檢調今早現地會勘調查

新竹市立棒球場外野開挖發現大量混凝土並夾雜塑膠製品、廢電線、紅磚等建築廢棄物,驚見工程廢土堆如山丘,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

桃園中豐北路轉大圳路開車有陷阱 民眾常遭檢舉市府將改善

桃園市中壢區中豐北路為往來中壢市區重要道路,不過往青埔方向的中豐北路一段內側車道為左彎專用,與大圳路一段路口卻僅是三色號...

竹東天坑崩塌初步分析出爐 竹東鎮公所要進行安全鑑定

2月底新竹縣竹東鎮長春路三段一處大樓前空地,突然裂出天坑,周邊路樹及一輛停放在上頭的百萬Lexus轎車慘遭「吸入」吞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