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在即…桃園申請地目變更、開發案件量翻倍
國土計畫法預計明年4月實施,民眾憂新法影響土地未來開發與價值,都趕上路前變更地目或開發。桃園地政局受理地目變更案件從往年170件倍增到330件,申請開發計畫也從10多件增加到20多件,人力負擔大。地政局表示,明年會再補充人力處理。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會指出,由於國土計畫法即將上路,許多民眾都趕著送件,基層已經反映「申請案幾乎癱瘓地政局」,希望局處首長重視,不要讓員工過勞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張桂綿表示,國土計畫法尚未實施,很多細節都不明確,民眾會緊張,眼看上路期程接近,民眾也會擔心申請案進度,很怕被擱置;同黨議員徐其萬則批,政府推動政策,沒有嘉惠民眾,反而造成民眾恐慌,實在不應該。
地政局說,民眾申請地目變更多半是農地變交通用地或甲種建地,開發計畫則有集合住宅、渡假村等多元面向,前者申請程序相對單純,已經消化200多件,剩下120多件,後者因審查項目繁多、資料補正需時間,案件通常要1年到1年半才會跑完,目前仍是20多件。
地政局長蔡金鐘坦言今年申請案爆量,處理人員已盡力審核消化,也有提醒民眾國土計畫法上路後,未通過的申請案因得適用新法而作廢,建議沒把握感再上路前通過的案件不要申請,避免浪費規畫費,但擔心上路日期往後延,申請案再爆量,已爭取人力,預計明年能增加5、6人協助處理案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