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找到第二人!蘭嶼雙獅岩2釣客落海 失聯者尋獲已明顯死亡

獨/根本沒派員!假記者持電視台麥牌堵訪被抓包 士院判決出爐

行程急轉彎?馬斯克遭爆將聽取「對陸戰爭計畫」 美官員曝會議過程

苗栗遭濫倒土石情況嚴重 縣長鍾東錦:縣府面對問題不逃避

苗栗縣長鍾東錦強調縣內推動合法土石堆置場,朝「公辦民營」方向努力。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鍾東錦強調縣內推動合法土石堆置場,朝「公辦民營」方向努力。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設置土石資源堆置場屢遭抗爭,其中頭屋鄉除了大桃坪案引發抗爭,日前另一家申設案現勘時,也被大批地方人士阻擋。今天議會總質詢,議員徐永煌、曾玟學都關切土石場設置相關問題,縣長鍾東錦強調,目前各縣市其實都面臨營建土石方無處去的困擾,縣府希望與地主合作採「公辦民營」方向努力。

徐永煌指出,苗栗縣丘陵地形占了八成,不肖業者濫倒情況不時發生,除了想牟暴利,土石堆置場不足也是原因,縣府想推動合法土石場,首先就要面對附近居民的反彈,即使通過申設案,但未來如何有效監督、管理,縣府應說明清楚。

鍾東錦答詢說,縣府原先的計畫是想與地主合作採公辦民營,但一直沒人遞件申請,修改部分規則後,現已有數件投遞,縣府會從中挑選容易成案且居民能接受的地點設置, 剩餘土石方處理吃緊情況各地都一樣,許多縣市長都不願去面對,他敢說縣內所有的工程單位都有「偷倒」,這部分縣府確有責任,不能逃避。

他指出,未來不論公辦或民辦的土石場,縣府將一律要求提供土石來源證明,且場內必須裝設多支監視器24小時監控,相關資料可提供檢調,檢調如果不要,縣府一定會要,如業者提不出,縣府將要求停業,此以嚴格方式來監控管理,防止夾雜垃圾或其他廢棄物。土石場一般都選凹地,填平後反而可設農場或其他用途,土地利用更多元。

曾玟學指出,日前頭屋外獅潭有業者申請開設土石場,縣府和業者等單位人員到場,但被地方人士阻擋在外,由縣府人員出面溝通,他認為申設業者有責任提前在地方辦公聽會,讓居民先了解情況,不致於造成 恐慌。

水利處表示,法規並未強制要求業者在申請前先辦說明會或公聽會,相關流程是在申辦審查過程啟動後才進行,如議員有此要求,將配合修改讓業者「得」提前辦理說明會。

苗栗縣環保局表示,縣內現有14家土石堆置場,但多數都是砂石場附帶經營,挑出可用的砂石,但土方仍是無處可去,只能進入最後的填埋場。

苗栗縣議員徐永煌在議會質詢,關切縣內營建剩餘土石濫倒的情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議員徐永煌在議會質詢,關切縣內營建剩餘土石濫倒的情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議員曾玟學在議會質詢,同樣關心縣內營建剩餘土石濫倒的情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議員曾玟學在議會質詢,同樣關心縣內營建剩餘土石濫倒的情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鍾東錦強調縣內推動合法土石堆置場,朝「公辦民營」方向努力。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鍾東錦強調縣內推動合法土石堆置場,朝「公辦民營」方向努力。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剩餘土石方濫倒情況經常發生,後龍龍港地區有山谷幾乎被填平大半。聯合報資料照
苗栗縣剩餘土石方濫倒情況經常發生,後龍龍港地區有山谷幾乎被填平大半。聯合報資料照

曾玟學 苗栗縣 鍾東錦

延伸閱讀

苗縣與慈濟基金會簽合作備忘錄 8面向共善共好

家對面農田變光電場 苗縣三灣銅鏡村民赴議會陳情

「勇敢的人」泰安鄉泰雅族祭儀推系列活動 邀遊客認識泰雅文化之美

苗栗縣11所學校光電球場施工擺爛 鍾東錦:盡速終止契約

相關新聞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竹縣幸福指數大躍進 縣府:持續推動教育與改善交通

新竹縣在「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縣市幸福指數較2023年進步4名,新竹縣長楊文科強調持續推動經濟、交通及教育幸...

桃園某國小成熔爐翻版?綠委曝特教助理員疑霸凌特教生、看女童內衣

桃園某國小日前爆出疑似長期隱匿特教助理員體罰、霸凌特教生,且涉多起牽女學生手、看女學生胸部等性平案件後,沒想到校長卻疑對...

新竹棒球場開挖驚見建築廢棄物 從何來?檢調今早現地會勘調查

新竹市立棒球場外野開挖發現大量混凝土並夾雜塑膠製品、廢電線、紅磚等建築廢棄物,驚見工程廢土堆如山丘,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

年貨大街買到肉鬆摻指甲大塑膠異物 桃園市府立即嚴管撤攤

桃園市政府經發局今天表示,有民眾反映於年貨大街某攤位買的肉鬆裡面有1片指甲大的塑膠異物,市府第一時間追查,並要求該攤位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