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竹縣市無海葬服務 議員建議打造合作平台
新竹縣公有殯葬設施量能不足,在議會引發關切,縣議員蔡蕥鍹並認為環保自然葬已有增加趨勢,建議縣府整合跨域合作平台,與新竹市共同評估海葬服務,並妥善規畫新竹縣的自然葬園區。
她指出,新竹市環保自然葬園區「詠生樹」啟用2年,往生者使用數已超過1500位,其中以新竹縣往生縣民使用數居外縣市之冠,主因是新竹縣沒有樹葬區,且樹葬收費便宜,因此申請踴躍。
蔡蕥鍹表示,竹縣土地面積大,為何竹市樹葬園區早已行之有年,竹縣卻毫無進展?她認為縣府主管機關應輔導、協助各鄉鎮市公所設置,讓縣民有感。
縣府民政處指出,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獲中央補助1500萬元及縣府補助650萬元辦理,規畫設置1080個骨灰箱、216個骨骸箱,今年3月開工,預計明年1月完工;尖石鄉新樂村第四公墓更新設置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案,同樣獲內政部補助300萬元,現已完成水保計畫、興辦事業計畫等前置作業,規畫明年初發包。
蔡蕥鍹強調,目前全台已有11縣市提供民眾申請海葬服務,新竹縣市有靠海區域卻無推動海葬服務。她建請避開漁民捕魚區與新竹市共同推動海葬方案,並規畫樹葬園區,提供民眾自然環保葬多樣性選擇。環保葬是面對有限土地資源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方案,如成功推動環保葬,將讓竹縣成為友善環境的模範縣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