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喊完「520立院罷免賴清德」 再吐赴中正一分局讓警約談

行人地獄再現!女走斑馬線遭騎士撞飛 再撞對向機車內出血送醫

感謝韓國瑜「家祭從頭坐到尾」 館長淚灑凱道:救出柯文哲

竹市治喪貴8倍!竹縣生命園區胎死腹中 殯葬設施量能惹議

新竹縣政府強調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預計明年1月完工啟用。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政府強調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預計明年1月完工啟用。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公有殯葬設施嚴重不足,在縣議會引發議論,且縣民如果到竹市治喪,櫃位收費高達8倍,也有議員關切「環保葬」推動,縣府今天強調將補助各鄉鎮公所「就近治喪」,殯葬設施將優化或新建,現已有新埔、關西、竹東、寶山、尖石、五峰等6鄉鎮提出新設或優化方案,縣府將全力協助。

縣府指出,竹縣一年約4000多人往生,但縣內目前僅竹東鎮有公立的殯儀館、火化場、納骨塔及公墓可「一條鞭」服務,但量能仍有限,尤其民間習俗會挑吉日,碰上好日子更是難安排治喪時間,關西鎮有「禮廳」,但空間也有限;「生命紀念園區」是縣長楊文科施政五支箭之一,但因附近居民反對而「胎死腹中」。

縣府民政處表示,為順應民意,縣府殯葬政策已轉型為「就近治喪」規畫,以補助鄉鎮市設置或優化現有殯葬設施為原則,提供符合縣民需求的治喪服務且積極辦理中,現已有6個公所提出新設或現有殯葬設施優化共7個方案,其中4案已獲中央及縣府補助,陸續發包動工;竹東、關西、新埔等3案預計明年辦理前置作業,縣府補助前置作業30%及工程總經費50%。

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獲中央補助1500萬元及縣府補助650萬元辦理,規畫設置1080個骨灰箱、216個骨骸箱,今年3月1日開工,預計明年1月完工;尖石鄉新樂村第四公墓更新設置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案,同樣獲內政部補助300萬元,現已完成水保計畫、興辦事業計畫等前置作業,規畫明年初發包。

縣府也補助竹東鎮生命禮儀館公辦公營設施改善工程案,補助達738萬元,預計年底改善完成;寶山鄉雙溪公墓納骨塔案獲竹科管理局全額補助設置1萬8960個塔位,預計2026年8月完工。

縣府強調,輔導各鄉鎮市公所依當地民眾需求進行縣內殯葬設施設置更新,將持續彙整13鄉鎮市公所殯葬設施現況,檢視縣內短、中、長期殯葬設施供應量能與需求,制定符合人民期待與需求的殯葬政策。

竹東生命人文紀念館及環保葬區第一期工程完工示意圖。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竹東生命人文紀念館及環保葬區第一期工程完工示意圖。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竹東生命人文紀念館及環保葬區第一期工程完工示意圖。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竹東生命人文紀念館及環保葬區第一期工程完工示意圖。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完工示意圖。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五峰鄉大隘第一公墓興建納骨牆及環保樹葬區完工示意圖。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公墓 樹葬 殯葬設施

延伸閱讀

立委徐欣瑩邀中央官員現勘竹縣行人安全環境 爭取近3億補助

議員指竹北未提殯葬案 鄭朝方:應從大新竹審視

竹市24位國高中生訪美 台美術畫作將在庫柏蒂諾市展出

竹縣褒忠路將拓寬一倍寬度 紓解竹北往新埔、湖口塞車

相關新聞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首開先例兒童節改送禮券 竹縣讓孩子做主選喜歡的禮物

兒童節即將到來,新竹縣政府今年首開先例,將具體的禮物改為禮券,讓孩子做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在家人的教導下...

桃市府小內閣異動 觀旅局長周柏吟請辭

桃園市政府今下午發布人事異動,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因家庭因素請辭,市長張善政已勉予同意,將於本月底離任,職缺將由副局長王麗...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