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役男月餘內自行放假達368小時 法官出手了

聯合報社論/史上最無料內閣,一心只想等大法官護送

新竹關西7.0度 吳德榮:明天鋒面挾冷氣團 愈晚愈濕冷

體驗協作機器人、噴槍烤漆 桃園提供上千一日職場體驗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透過實際走訪企業、提供實務學習機會,充實專業知識及求職就業技能,提供15至30歲設籍或於桃園就學學生優先錄取,尚有名額則開放有意願報名參與者,對外開放場次報名名額約1400人次。

青年局今年以智慧製造、資訊科技、文化創意、民生消費及新創領域5大主題為主軸,攜手50間企業合作辦理「一日職場體驗」活動。桃園在地優質企業桃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體驗活動安排道場內引擎、板金、噴槍操作演練,了解汽車修繕過程與體驗真實工作狀態,世紀綠能工商李同學表示,一日職場體驗能近距離接觸實際就業的情境,對本科生未來進入職場很有助益。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從品牌營運、食品生產線至門市銷售,透過益生菌產品DIY手作活動,全面認識品牌企業理念;廣達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則帶著青年認識內建視覺系統協作機器人,實機操作感受新技術的躍進。此外一日職場體驗今年也首度走出桃園,如新竹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老屋改造及新舊融合的創新思維點亮街區風景,令參與者對在地創生產生新的見解。

青年局長侯佳齡表示,青年職涯發展需要多元化的支持,藉由跨縣市合作與企業資源的加持,擴大建立職涯連結,拓展眼界與人脈,本次計畫著重實務導向的學習,期望縮短青年從體驗到就業的過渡期,發掘具潛力的人才,實質提升青年就業可能性。

11月職場體驗還有探索文具產業與美感想像體驗的雄獅文具,青年局未來也持續推動企業實習、數位人才培育及科普課程,有興趣歡迎上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官網、官方臉書及桃園青創事臉書粉絲專頁查詢報名資訊。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持續推出「一日職場體驗」活動,這次與汽車、葡糖王、達明機器人等公司合作。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桃園 職場 青年

延伸閱讀

政大生參與職場體驗 攜小農建數位導覽促地方活化

桃園老阿嬤身有異狀躺巷口奄奄一息...嚇壞路人 警查是這原因

全台首支梅子琴酒 桃園復興區落果與琴酒冠軍聯名推出

東北風發威 桃園以北及宜花有雨 明天立冬低溫探1字頭

相關新聞

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緊急停用 竟是有人在SPA池做缺德事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晚上緊急公告SPA池發現排泄物暫停開放,引起許多運動民眾吃驚,市政府體育局今天下午表示,經...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糗!花6百萬辦音樂節 桃園原民局長定格叫不出卡司名字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明年編列6百萬元辦原住民音樂節,但由於今年活動邀請金曲歌王、歌后表演,局長陳姿伶卻定格10餘秒擠不出...

新竹縣關西鎮代會主席涉貪2450元被起訴 定讞前職務不受影響

新竹縣關西鎮民代表會主席羅仕典涉嫌詐領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共2450元,新竹地檢署今天依涉犯貪汙治罪條例之「利用職務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