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捷運票口閘門更新!未來用手機就能輕鬆進站 北捷曝最快「這時」上路

台積電美廠步入正軌…關鍵竟在美國退伍軍人?扮演「美國製造」要角有紀律

3人推車運屍畫面曝!作家王薀涉精舍命案稱不知情 幫信徒上課被叫「老師」

預計補助4千戶 竹市青年租金加碼補貼不到300戶申請

新竹市都發處表示,2025年青年租金補貼預算編列,足以提供所有符合資格的青年朋友申請,市府將加強宣導並逐一通知符合資格者前來申請。圖/報系資料照
新竹市都發處表示,2025年青年租金補貼預算編列,足以提供所有符合資格的青年朋友申請,市府將加強宣導並逐一通知符合資格者前來申請。圖/報系資料照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今首次到議會施政報告,市議員林彥甫指出,「青年租金加碼補貼」執行近一年半,執行率未達8%,明年度市府更直接取消該計畫,卻沒有提出其他方案。竹市府表示,租金補貼預算編列足以提供所有符合資格的青年朋友申請。

時代力量市議員林彥甫指出,改善竹市青年居住問題是市長高虹安重要政見之一,原本預計補助4千戶的「青年租金加碼補貼」只有不到300 戶申請,明年度市府更直接取消該計畫,根本是棄青年居住困境於不顧。

林彥甫說,邱臣遠一方面將中央住都中心蓋的社宅納入市長施政報告,另一方面卻將高虹安提出社宅要納入「可負擔租金」、「輪候制」的政見甩鍋給住都中心,顯然邱未如他所言「全力兌現高虹安選前政見」,他要求市府應盡速落實青年居住政策。

時代力量市議員廖子齊也說,竹市青年居住問題暴露了政策推動過程中的資源分配不均。市府執行中央「青年租金補貼」計畫,但政策未能有效觸及真正需要協助的弱勢青年,原因可能在於資訊傳遞不足或申請流程繁瑣,市府應檢討宣傳方式,並針對資源較弱、租金負擔較重的青年提供更具彈性和確實的支援措施。

廖子齊指出,香山區作為竹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至今卻未有社會住宅的規畫,市府在制定居住政策時,應更細緻地考量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在市中心,導致區域發展不均,忽視了香山區的發展需求與權益。

新竹市都發處表示,2025年青年租金補貼預算編列,足以提供所有符合資格的青年朋友申請,市府將加強宣導並逐一通知符合資格者前來申請。此外,國土署針對符合資格的弱勢青年族群原本就有每月4000元以上的租金補貼,竹市再額外加碼一年6000元。

有關香山區社宅,都發處指出,香山社宅預計於年底發包,預算300萬元,目前進行竹市住宅政策及社會住宅供需調查,包含納入選址方案評估等。

都發處強調,目前非六都縣市受限於地方政府財政及人力,皆委託住都中心興辦社宅,依其規定由住都中心(管理者)訂定招租辦法,因此市府提出「可負擔租金」及「輪候制」意見供住都中心,確保竹市社會住宅公益性、公平性及因地制宜。

時代力量市議員林彥甫指出,改善竹市青年居住問題是市長高虹安重要政見之一,原本預計補助4千戶的「青年租金加碼補貼」只有不到300 戶申請。圖/報系資料照
時代力量市議員林彥甫指出,改善竹市青年居住問題是市長高虹安重要政見之一,原本預計補助4千戶的「青年租金加碼補貼」只有不到300 戶申請。圖/報系資料照

社宅 租金補貼 青年

延伸閱讀

北部又爆咖哩粉驗出蘇丹紅 竹市:學校團膳業者未使用

高虹安涉貪二審開庭 時力議員籲辭職別綁架竹市

創首例!桃園社宅禁菸仍違規 累犯屢勸不聽被下逐客令

新竹購物節得標廠商「僅成立3月」挨批圖利 邱臣遠回應了

相關新聞

拱天宮擲筊進香日程 「粉紅超跑」5月2日出發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俗稱尾牙,也是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擲杯、擇日明年南下北港參香的大日子!下午1點左右,廟方...

竹縣意外死亡救助金30萬放寬年齡限制 設籍滿6月就符合

新竹縣政府今天宣布竹縣意外事故致死救助金將放寬年齡限制,原先僅補助年滿15歲以上的縣民,放寬後將能涵蓋更多弱勢族群,縣府...

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緊急停用 竟是有人在SPA池做缺德事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晚上緊急公告SPA池發現排泄物暫停開放,引起許多運動民眾吃驚,市政府體育局今天下午表示,經...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