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年一次請把握!好市多「免會員」也能買 2種方法全曝光

多一具發動機更強?從中共神祕六代機回顧三引擎設計史

黃國昌宣布角逐民眾黨主席 等柯文哲歸來為團隊感到驕傲

國旗屋連30年自辦國慶升旗...今年換地點 他繼續參加升旗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雙十國慶日將至,桃園市平鎮高齡84歲的國旗屋老闆張老旺,今年連續第30年自掏腰包舉辦國慶升旗典禮,受去年拔旗事件影響,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新落成公園舉辦,今天現場掛滿超過2萬面青天白日國旗旗海飄飄,不少民眾打卡拍照,張老旺今天說,盡管國旗、旗桿及人工成本增加,他還是會繼續延續國慶升旗,更希望大家都來升國旗、愛國家。

張老旺是異域孤軍後代來台,70多年前逃難,因母親縫製國旗叮囑找到父親,國旗讓他到台灣,從起初國旗屋3個人參加國慶升旗,迄今30年自費國慶升旗,去年升旗民眾逾2000人成為地方盛事,許多朝野政界人士參與,今年雙十國慶升旗典禮,桃園市長張善政將連續第2年參加張老旺這場國慶升旗。

張老旺說,過去國慶升旗在雲南文化公園舉辦,因住戶反映聲音大和交通壅塞,去年移至龍江活動中心,今年再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舉行,今年雙十國慶升旗典禮當天有鼓隊演出、10時升旗、自異域故事館出發的上百輛重機車遊行,國旗是全國人民的、不是一人一地的,歡迎愛國家、愛國旗的民眾雙十節一起親臨升旗。

受到去年電桿拔旗事件影響,張老旺今年在中壢區龍平里長李慶融協助下,移至龍岡圓環旁新落成公園舉行,升旗現場及國旗屋、龍東路懸掛國旗總數達2萬5000面以上,國旗、旗桿成本增加,估計所需費用高達80萬元,民眾自發捐贈國旗外,張老旺仍自掏腰包購買國旗、自己出馬綁國旗,加上請人工綁國旗,成本大幅增加,旗海飄揚壯觀,周末假日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拍照打卡。

李慶融表示,為避免再發生拔旗意外,公園現場懸掛小國旗,龍東路特別懸掛大國旗,考量當天參與升旗人多,他協調借用國軍副食供應站停車場,當天上午7時至中午12點免費開放停車,避免影響交通,歡迎大家用歡喜心來參與慶賀中華民國生日。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旗屋張老旺延續第30年自辦國慶升旗典禮,今年移師龍岡圓環旁公園,旗海飄揚吸引拍照打卡。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慶 國旗

延伸閱讀

國慶全兵力預演 國旗機隊吊掛國旗飛越台北上空

花蓮市區與台9線飄4600面國旗海 雙十當天有健走活動

桃市府秀創意 「小綠人、小紅人」揮國旗為國慶喝采

盧秀燕肯定國慶晚會圓滿順利:台中國慶有全國最大國旗進場

相關新聞

竹縣意外死亡救助金30萬放寬年齡限制 設籍滿6月就符合

新竹縣政府今天宣布竹縣意外事故致死救助金將放寬年齡限制,原先僅補助年滿15歲以上的縣民,放寬後將能涵蓋更多弱勢族群,縣府...

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緊急停用 竟是有人在SPA池做缺德事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晚上緊急公告SPA池發現排泄物暫停開放,引起許多運動民眾吃驚,市政府體育局今天下午表示,經...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糗!花6百萬辦音樂節 桃園原民局長定格叫不出卡司名字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明年編列6百萬元辦原住民音樂節,但由於今年活動邀請金曲歌王、歌后表演,局長陳姿伶卻定格10餘秒擠不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