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舊城再生先聽在地民意 東溪綠園廊帶改造盼好遊逛

東溪綠園擾動計畫第一個假日,張善政到場說明,還送小朋友彩色圖案氣球。記者鄭國樑/攝影
東溪綠園擾動計畫第一個假日,張善政到場說明,還送小朋友彩色圖案氣球。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推動舊城再生工作持續精進,為優化舊市區公共空間,透過不同的都市設計手法找回舊城區的特色,今天起在桃園區地方上稱為「東溪綠園」的廊帶辦理系列街區擾動,以「東門溪戲,綠園再生」為主軸,透過地方參與收集意見改造這條廊帶未來新風貌。

活動下午揭開序幕,附近社區不少民眾都到場了解市政府的勞擾動計畫,部分在地議員、助理和立委服務處秘書也出席,市長張善政向大家強調市政府會聽大家的意見,彙整以後再擬定要注入哪些元素,表現這一代空間的特色,所以從這個月到明年4月,每個月會安排主題市集,或街區美學工作坊等活動,邀請市民一起探討東溪綠園活化的可能樣貌。

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分享,「東溪綠園•舊城再生」扮演重要的生態角色,可視為城市的風廊,從桃園車站到朝陽公園,廊道下就是東門溪,而東門溪在城市發展進程中也承載了許多在地老桃園人的回憶。東溪綠園於桃園縣府時在溪上加蓋,改為都會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空間,卻未能發揮其美意,這次希望透過系列街區鄰里擾動手法,傾聽在地的需求,對於未來整個城市綠廊的設計有更明確方向,包含綠廊設計、親子遊戲空間,停車問題等。

都發局也說明,緊鄰東溪綠園的桃園文學館將於明年中開館,東溪綠園成功路口是桃園甫落成公辦都更社會住宅,明年也將開放入住,還有東溪綠園廊道善加規畫後,可串聯桃園火車站到新興的小檜溪重劃區,但經過幾次走訪綠園道內自行車道使用率並不高,且有機車違停問題。都發局接下還會有5場次的主題市集,邀請特色市集群聚、6場街區美學課程計畫,透過專業的講師在活動中聚焦民眾的意見,作為東溪綠園改造的基礎藍圖。

「東門溪戲,綠園再生」為市府推動舊城再生的一大突破,跳脫以往請工程景觀顧問公司設計規畫的框架,正視桃園老舊街區發展的在地民意,邀請市民參與城市間街道的規劃,也希望將城市美學概念帶到民眾日常,市民一起規畫的街道,將是有溫度、好生活、好遊逛的城市彩帶。

張善政參觀「東溪綠園」的假日市集,畫家把市長畫像送給張善政。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參觀「東溪綠園」的假日市集,畫家把市長畫像送給張善政。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參加桃園區「東溪綠園」空間再照擾動計畫說明活動,表示現在到明年4月會先收集地方的意見,再擬定計畫。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參加桃園區「東溪綠園」空間再照擾動計畫說明活動,表示現在到明年4月會先收集地方的意見,再擬定計畫。記者鄭國樑/攝影
東溪綠園在桃園區中山東路到成功路之間與向外延伸的範圍。記者鄭國樑/攝影
東溪綠園在桃園區中山東路到成功路之間與向外延伸的範圍。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 都更

延伸閱讀

肯爺巡迴演唱台灣場遭取消 慘遭桃園政府列黑名單

桃園海客季今登場 3000人路跑還有水槍攻擊超消暑

金曲歌手桑布伊、阿爆 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節開唱

桃園淨零生活節 蘇俊賓:跨局處合作、公私協力邁向淨零

相關新聞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竹縣幸福指數大躍進 縣府:持續推動教育與改善交通

新竹縣在「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縣市幸福指數較2023年進步4名,新竹縣長楊文科強調持續推動經濟、交通及教育幸...

桃園某國小成熔爐翻版?綠委曝特教助理員疑霸凌特教生、看女童內衣

桃園某國小日前爆出疑似長期隱匿特教助理員體罰、霸凌特教生,且涉多起牽女學生手、看女學生胸部等性平案件後,沒想到校長卻疑對...

新竹棒球場開挖驚見建築廢棄物 從何來?檢調今早現地會勘調查

新竹市立棒球場外野開挖發現大量混凝土並夾雜塑膠製品、廢電線、紅磚等建築廢棄物,驚見工程廢土堆如山丘,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

年貨大街買到肉鬆摻指甲大塑膠異物 桃園市府立即嚴管撤攤

桃園市政府經發局今天表示,有民眾反映於年貨大街某攤位買的肉鬆裡面有1片指甲大的塑膠異物,市府第一時間追查,並要求該攤位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