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零路殺 公路局苗栗工務段AI智能預警系統有成獲獎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防治石虎路殺,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供石虎等野生動物安全穿越道路。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防治石虎路殺,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供石虎等野生動物安全穿越道路。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台3線苗栗縣卓蘭鎮、台1線後龍鎮石虎路殺熱區,2017年、2022年分別設置AI智能預警系統,從此零路殺,友善生態最近獲得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的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一金級、一銀級肯定。

苗栗縣是瀕臨絕種野生保育動物石虎最重要棲地,縣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認為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推動智能預警系統,及相關防制石虎的模式,可以擴展到縣道、鄉道,減少棲地被道路切割的生存衝擊。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最近頒獎,苗栗工務段以「智慧友善 幸福公路」主題,友善生態防治石虎路殺,參加非營利事業組SDGs第15項指標保育陸域生態系評比,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

工務段指出,工務段透過中興大學研發,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資料分析調查的合作模式,2017年在台3線141.5至144公里卓蘭路段,2022年在台1線113至113.5公里後龍路段,設置智能預警系統。

智能預警系統辨識偵測到野生動物接近道路時,啟動路標警示牌,提醒駕駛者減緩車速,降低撞擊風險,同時啟動路旁次生林中的聲光波發射器,警示野生動物,避免進入車輛撞擊區。

兩路段原本是石虎路殺熱區,系統設置以來,兩路段石虎零路殺,此外,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觀察,2021年至2022年資料,台3線卓蘭路段拍攝到的物種數從26種增加到31種,成長19%,照片從3974張增加到5017張,成長26%。

工務段說,智慧監控系統蒐集大量數據,對於分析動物的移動模式和頻率、識別高危險路段,應用在道路管理,改進保護措施,具體展現在改造13處箱涵,供野生動物安全橫越道路的生物廊道,並使用自然材料、植被吸引使用,其中10處或石虎熱區架點38台相機,記錄評估成效,供將來改進2.0版的參考。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洞口石頭堆疊便於野生動物利用。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洞口石頭堆疊便於野生動物利用。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防治石虎路殺,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供石虎等野生動物安全穿越道路。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防治石虎路殺,改造箱涵成生物廊道,供石虎等野生動物安全穿越道路。圖/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提供

動物 永續 石虎

延伸閱讀

改善路口交通瓶頸 南投埔里信義路分隔島縮水了

8公里內設置5支測速桿仍無用!南迴三和北里段擬設區間測速?

江啟臣考察中橫便道持續推復建 希望恢復省道規格

影/南投名間暴雨...台3線淹成「黃河」 居民傻眼:我家門前有小河

相關新聞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糗!花6百萬辦音樂節 桃園原民局長定格叫不出卡司名字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明年編列6百萬元辦原住民音樂節,但由於今年活動邀請金曲歌王、歌后表演,局長陳姿伶卻定格10餘秒擠不出...

新竹縣關西鎮代會主席涉貪2450元被起訴 定讞前職務不受影響

新竹縣關西鎮民代表會主席羅仕典涉嫌詐領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共2450元,新竹地檢署今天依涉犯貪汙治罪條例之「利用職務上...

比利時來台跨海尋親 竹市里長助雅斯敏2度走訪記憶中的燈塔與市集

雅斯敏在1976年被非法出養比利時,她憑著出養人翁節敦的信件來台尋親,新竹市舊港里長蔡松根姪女從網路得知雅斯敏外婆住在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