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7年斥資6988萬 竹市首座私有國定古蹟進士第揭牌

新竹市首座私有國定古蹟鄭用錫「進士第」斥資6988萬歷經7年修繕,終於在去年9月完成修復,今天舉行竣工揭牌,由市長高虹安及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永承理事長鄭昌錞代表揭牌。鄭昌錞表示,未來將開放參觀及導覽,也期許市府協助重現北門大街的歷史街廓風華,他也會以振興鄭氏家族200年歷史為使命,致力於古蹟保存與家族歷史的傳承。
新竹市文化局指出,國定古蹟鄭永錫「進士第」,在1985年8月由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但來文資法修法,改為國定古蹟,是開台進士鄭用錫在1838年所建造的宅第,三開三進的大院落,門額上掛「進士第」匾額,後面的第三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焚毀,目前只剩前兩進。
文化局表示,鄭用錫1823年中進士,是第一個用台灣本籍赴京考中的進士,又稱「開台進士」及「開台黃甲」,鄭用錫飽讀經文且熱心公益,曾修《淡水廳志初稿》並倡建文廟及出錢出力建竹塹城,對維護地方安寧與秩序不遺餘力,也在淡北漳、泉、粵分類械鬥曾撰寫勸和論,勸息紛爭及辦理團練保衛家園,對新竹的貢獻很大。
進士第的木雕相當精細講究,正廳格膳門的雕花具古樸蒼茫的特色,底層萬萬字不斷,上層為詩句或富貴平安雕刻,其刻工精細,讓人嘆為觀止。大門口上方的進士第匾額是工程進行修復時進行原比例仿作。
另進士第旁還有2棟市定古蹟春官第及吉利第,其中吉利第已獲核定6千萬元修復工程,已在上網發包中,期許透過古蹟修復,完整呈現北門街鄭氏家族的古蹟與歷史風華。
文化局說明,進士第依文資法規定,雖主管機關是文化部,但透過市府努力,2015年鄭氏家族同意市府入內進行修復工程,並在2016年取得共識同意修復進士第第一及二進,最後獲中央5388萬元補助,啟動第一期工程,後在2020年又獲1600萬元修復工程,整個修復工程歷經7年,終於在去年9月完工,後續市府也持續向文資局爭取2025年度5千多萬元進行彩繪修復工程,尚待文化部核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