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意見不同就冠上「XX同路人」 陳水扁也看不下去了

蔣萬安拋倒閣 國民黨內人士揭高層1考量嘆:永遠都輸家

苗栗公設解編還地於民 首波公辦市地重劃頭份10.88公頃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四,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四,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還地於民」,縣府評估首波擇定頭份市3案10.88公頃學校、公園等用地,公辦市地重劃變更住宅區,縣議員陳永賢形容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對地方發展是一大利多。

政府盤點久久未徵收,檢討不必要的公園、學校等公共設施保留地解編,其中,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去年10月審議,通過竹南頭份都市計畫變更案,縣府評估土地所有權人意願、地區發展潛力,人口成長及建地需求等因素,第一波擇定頭份市3案10.88公頃,推動公辦市地重劃。

其中,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二包含頭份原「文中1」、「公2」、「公(兒)15」,在國道1號、顯會路、頭份國小、中華路之間約3.67公頃,重劃住宅區2.23公頃、灌溉設施專用區0.16公頃,道路、廣場、鄰里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1.28公頃。

範圍四包含頭份原「公11」,中央路、中興路、東桃路及工業區之間約3.12公頃,重劃住宅區1.83公頃、灌溉設施專用區0.2公頃,公園0.82公頃、道路0.27公頃;範圍五包含頭份原「文高2」,中央路、德義路、都新計畫住宅區及信二街之間約4.09公頃,重劃住宅區2.59公頃、道路0.3公頃,公園兼體育場用地1.2公頃。

縣府地政處指出,公辦市地重劃作業,目前進行地方座談會,接著重劃計畫書報核,如果推動順利,預計明年公共工程施工、土地分配,2026年、2027年完工,辦理土地點交。

陳永賢表示,多數地方人士樂觀其成,竹南頭份都市計畫早早於1972年畫設,當年他才17歲,現在他都快70歲了,解編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終於等到政府檢討沒有徵收的公設保留地「還地於民」,公辦市地重劃,也可以減少糾紛,此外,頭份、竹南近年來發展快速,人口是苗栗縣的前2名、占了約3成7,第一波頭份,後續還會評估竹南等地,釋出住宅區有利於居住需求。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五,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五,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二,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解編,縣府首波擇定竹南頭份整體開發範圍二,推動公辦市地重劃。記者范榮達/攝影

禮物 苗栗縣 都市計畫

延伸閱讀

影/台中七期豪宅保全「寄生上流」? 把公設當自家惹議

苗栗頭份市版「雷門」試燈 成為最亮眼的打卡拍照景點

銅科效應發威 銅鑼鄉房屋稅異軍突起 增幅全縣第二

活化大里杙!全國首例中市15期市地重劃開發創造3贏

相關新聞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首開先例兒童節改送禮券 竹縣讓孩子做主選喜歡的禮物

兒童節即將到來,新竹縣政府今年首開先例,將具體的禮物改為禮券,讓孩子做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在家人的教導下...

桃市府小內閣異動 觀旅局長周柏吟請辭

桃園市政府今下午發布人事異動,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因家庭因素請辭,市長張善政已勉予同意,將於本月底離任,職缺將由副局長王麗...

遏阻大溪、復興山區重機壓境 桃警開罰1400車主超速、噪音

桃園市大溪、復興區台七線、台七乙線經常周休假日重機車隊壓境,引擎噪音隆隆,居民不滿深夜擾人檢舉,大溪分局今天下午表示,警...

機捷「網路離線」緊急改手動行駛 千名旅客受影響

桃園機場捷運今天下午發生網路離線,全線列車與行控中心無法連線,線上行駛中列車自動啟動保護裝置減速或停駛,桃園捷運公司緊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