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桃園通學步道改善僅個位數 惹議
為讓學生和家長安心通學和接送,桃園市政府著手改善全市國中小通學步道,但議員黃家齊昨揭露目前僅個位數案件完工,改善速度緩不濟急,規畫也不夠全面,要求盡快改善;市長張善政回應,目前73件立案的改善工程,計畫利用2年完成。
黃家齊昨質詢指出,台灣行人步道常設計不良,桃園新開發區雖然看得見逐步改善的成果,但舊市區有些早期步道的規畫,尤其是通學步道,無論家長接送區或是學生通行的空間,安全方面都比較弱,市府改善的速度慢,到目前只有6案、個位數的通學步道完工,比率偏低。
黃家齊指出,除預算應該到位,市府也要注意接送區與避車彎是否足夠,趁改善工程施工,一併檢討改善。
工務局長汪在宙說,通學步道工作量大,預算一直增加,未來大案子將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小案子由市府預算支應;上月立案66件,本周增至73件,可見各校確實有改善需求,市府都會積極協助,目前桃園區已完工的有東門、建德國小和福豐國中,施工中的有文昌國中、大業國小,另有5所學校已在規畫中。
汪在宙說,除了通學步道,工務局也會規畫候車亭,讓學生等車時有安全空間,還有雙色溫路燈,提醒駕駛人經過學校或路口時注意安全,在龜山區楓樹國小推出後,地方反應很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