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對此,鐵道局和桃園市捷運工程局憂心恐影響鐵路地下化通車時程達4至5年以上。文資團體則強調,文資保存與工程延宕沒直接關係,後續將推動鐵道遺構成為市定遺址,並早日和車站共存。
捷運綠線G07車站2019年9月開工後,陸續發現40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文物、清代鐵道遺構和日據時期鐵路基座等,遺構範圍除了施工中的G07站,也擴及桃園鐵路地下化沿線工程。文資團體擔心「桃園舊火車站及鐵道遺構列冊考古遺址」被解列,趕在8月15日審議會前到市府陳情。
審議會今發出紀錄公告,決議確認鐵道遺址等從被列冊進入到指定遺址的審議程序,由於列冊追蹤審議範圍涵蓋G07車站、桃園鐵路地下化工區,約有9筆地號、面積約3.8公頃,進入指定遺址審查程序後,文化局將辦理文化資產評估、辦理現場勘查。
「文資身分若確定,確實會影響地下化工程進度。」鐵道局北部工程處表示,目前鐵道遺構僅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尚未成為指定遺址,影響時間和範圍還無定論;鐵道局屆時會送計畫書到文資委員會,盼挖掘文資過程同時施工,但若文資委員會認為需優先處理文資部分,影響程度就會擴大。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鐵道遺構占G07車站工區面積不大,就影響工程進度2至3年,鐵路地下化後桃園車站範圍長近600公尺,寬近40公尺,涵蓋範圍廣,進度可能影響4至5年以上,若遺址還要原地保留,鐵路地下化進度恐近乎停擺。
「搶救清代鐵道遺址小組」成員林岳德、藍博瀚強調,遺址早就發現,政府遲遲不願規畫,現在卻說延宕工程進行,如此說法並不公道。
2人表示,遺址進到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後,盼能早日成為市定遺址、甚至是國定遺址,獲得更妥善的照顧;未來除了推動現地保存,也希望遺址能與地下化後的車站共構,達到雙贏效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