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元新竹棒球場遇大雨室內淹水 「禍首」竟是它

斥資12億元改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歷經大雷雨,水從戶外一路淹入室內。記者張裕珍/翻攝
斥資12億元改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歷經大雷雨,水從戶外一路淹入室內。記者張裕珍/翻攝

斥資12億元改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缺失不斷,5月19日一場大雨還出現室內打擊練習區、辦公室多處嚴重積水未退情形。議員宋品瑩、陳啓源今天在議會總質詢關切此事,依據市府研判,大雨當天因球場外圍截水溝上方覆蓋有鞋墊、人工草皮,導致截水溝功能失靈,積水才會一路漫到室內,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是市長高虹安首度赴議會市政總質詢,宋品瑩與陳啓源都聚焦受到市民矚目的棒球場議題質詢,除了追蹤棒球場改善進度等,也追問日前室內淹水的根本原因。

依據市府的災後檢討資料顯示,5月19日凌晨大雨,雨水降到地表後,棒球場外圍截水溝因上方有覆蓋物而功能失靈,先因為戶外休息區積水深度超過7公分,高於室內門檻開始往內進水,戶外繼續累積的積水深度67公分,導致內部走廊、室內空間大淹水。

宋品瑩說,所謂的外圍截水溝上方有覆蓋物,其實就是去年開賽前,被球團發現新竹棒球場水溝蓋蓋在場內,當時的副市長沈慧虹會勘後,在水溝蓋上方覆蓋了2層防釘膠鞋墊、人工草皮導致大雨淹水情形。她要求市府改善因應,不要再發生類似淹水。

「球場去年才新蓋,這樣淹水正常嗎?」宋品瑩質詢時也直言,不只一樓室內空間淹水,連地下室機房也淹5公分,明顯不正常。工務處長曾嘉文說,室內沒全面施作地排與防水庇護設施,可能導致室內淹水後,水有縫隙就會下滲,導致地下室頂版漏水。

市府針對室內淹水情形,已經決定在新竹棒球場的非賽事期間、雨季、防汛期、颱風季,就會將截水溝上方覆蓋的草皮、鞋墊掀開,也決定要在一壘及三壘、休息區室內外門口增設80公分以上防水閘門,地下一樓的機房淹水,將採人工排水、抓漏追蹤。

包括宋品瑩、陳啓源今天都要求市府團隊要加速整建棒球場,盡快達成市民的期待。高虹安說,上任以來針對棒球場所做努力,就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轍,也花了一些時間重新頒訂設計圖說,土壤送檢後也將啟動排水檢測改善,力拚明年啟用新竹棒球場。

斥資12億元改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歷經大雷雨過後,室內球員休息區、打擊練習區與辦公室多處淹水。記者張裕珍/翻攝
斥資12億元改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歷經大雷雨過後,室內球員休息區、打擊練習區與辦公室多處淹水。記者張裕珍/翻攝
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室內積水,議員宋品瑩今天在議會總質詢關切此事,依據市府研判,大雨當天因球場外圍截水溝上方覆蓋有鞋墊、人工草皮,導致截水溝功能失靈。圖/取自新竹市議會直播畫面
新竹市立棒球場5月19日室內積水,議員宋品瑩今天在議會總質詢關切此事,依據市府研判,大雨當天因球場外圍截水溝上方覆蓋有鞋墊、人工草皮,導致截水溝功能失靈。圖/取自新竹市議會直播畫面

淹水 新竹市立棒球場 高虹安 沈慧虹

延伸閱讀

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大雨 桃園復興台7線2處落石崩塌

挖啊挖...新竹棒球場碎石7公分 工務處長:粒徑要在3公分內

瑪娃颱風大雨襲桃園、山區24小時256毫米 6處坍方搶通

挨批挖棒球場不公開透明 竹市府:已報備檢方全程錄影

相關新聞

高虹安力推蓋關埔空橋 竹科管理局同意補助1億1934萬元

新竹市長高虹安選前力推興建關埔全區空橋,跨越慈雲路、埔頂三路交叉口的第一期空橋預計今年底前要發包工程,初估總經費要1.5...

離職前又發文 竹市文化局長分享夢境「夢到擋人財路」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發布小內閣人事,風波不斷延燒。外界臆測「被離職」之一的市府文化局長錢康明繼發文「全身而退、安全下莊」、...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

桃園首度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 個案疑返台南時感染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桃園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衛生局表示,這名個案平時住在桃園,疑似7月底至8月初返回故鄉台南時感...

竹縣環保局宣布嚴懲艾斯巴達 違法污染開罰近千萬

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6月間因遭鄰岸艾斯巴達公司涉嫌違法污染,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今天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開罰該公司960萬6千元...

六都唯一「生大於死」桃園人口破230萬 政策獲肯定

近年台灣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問題嚴重,桃園人口卻逆勢成長,今年6月正式突破230萬大關,是六都唯一自然正成長城市,並獲內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