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億蓋場館 鄭文燦挨批生子不會養

桃園多次被指是最難玩的城市,市府觀旅局昨到議會工作報告,如何翻轉「難玩印象」成為關注焦點,另多項旅遊場館效益也遭質疑「不能孩子生了卻不會養」;觀旅局說,本月27日將召開首次觀光會報,將確立市府發展觀光的總目標及如何整合資源等。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調查,六都中,國人旅遊旅次比率新北市11.7%居冠,依序台中市11.3%、台北市9.2%、台南市9.2%、高雄市8.6%,桃園為6.3%,連5年最後1名。
議員舒翠玲說,前市長鄭文燦任內興建多項旅遊場館,其中12項就耗資42.5億,但不只對觀光無助益,還增加市府負擔,「不能孩子生了卻不會養」。議員楊朝偉、陳韋曄也批評,桃園旅次連續5年在六都吊車尾,要求應對觀光景點品質深刻檢討跟改進。
舒翠玲表示,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花3.8億、台灣客家茶文化館5.1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4.2億、竹圍漁港遊艇碼頭2億、北區客家會館1.2億、橫山書法藝術館2.3億、桃園市立美術館3.4億、大溪老街整建1.7億、大園原住民創意園區9.4億、鳳飛飛紀念館2.9億、鄧雨賢音樂廳3.2億、馬祖新村1.2億、崙坪文化園區2.1億,上述12項工程總共花費42.5億。
舒翠玲說,聽起來桃園景點很豐富,實際到場卻沒亮點,完全吸引不了遊客;包括北區客家會館、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等地,啟用以來更收支短絀、110年度營運支出共1585萬元,收入卻僅10萬元,嚴重入不敷出,造成市府嚴重財務負擔。
多位議員表示,桃園觀光最大問題是景點間的距離很遠,市府須思考如何串連,發展觀光要有策略;議員許家睿指出,桃園許多活動交由農業局、文化局舉辦,卻不見觀旅局角色,應跨局處合作。
觀旅局長周柏吟回應,歷年府內各局處各自興建、轄管各場館,各自營運,長期缺乏整合,市長張善政上任後已成立桃園觀光會報整合資源,預計本月27日將開第一次大會,並由市長或副市長親自主持。
副市長蘇俊賓指出,觀光會報討論重點將確立市府發展觀光的總目標,究竟是衝觀光人次、品質還是消費力?有時候是交通不好,要打通觀光瓶頸,基北北桃和桃竹竹苗之間的觀光資源也應整合、彼此拉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