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好難玩?蓋旅遊場館花42億 挨批「生孩子不會養」

桃園多次被指是最難玩的城市,市府觀旅局今天到議會工作報告,如何翻轉「難玩印象」成為關注焦點。議員舒翠玲直言,前市長鄭文燦任內興建多項旅遊場館,其中12項就耗資42.5億,但不只對觀光無助益,還增加市府負擔,「不能孩子生了卻不會養」。議員楊朝偉、陳韋曄也批評,桃園旅次連續5年在六都吊車尾,要求應對觀光景點品質深刻檢討跟改進。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調查,六都中,國人旅遊旅次比率新北市11.7%居冠,依序台中市11.3%、台北市9.2%、台南市9.2%、高雄市8.6%,桃園為6.3%,連5年最後1名。
舒翠玲表示,鄭文燦任內桃園興建多項場館,包括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花3.8億、台灣客家茶文化館5.1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4.2億、竹圍漁港遊艇碼頭2億、北區客家會館1.2億、橫山書法藝術館2.3億、桃園市立美術館3.4億、大溪老街整建1.7億、大園原住民創意園區9.4億、鳳飛飛紀念館2.9億、鄧雨賢音樂廳3.2億、馬祖新村1.2億、崙坪文化園區2.1億,上述12項工程總共花費42.5億。
舒翠玲表示,這42.5億中,不少場館都有前瞻計畫挹注,聽起來景點很豐富,實際到場卻沒亮點,完全吸引不了遊客;包括北區客家會館、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等地,啟用以來更收支短絀、110年度營運支出共1585萬元,收入卻僅10萬元,嚴重入不敷出,造成市府嚴重財務負擔。
舒翠玲說,這些場館不只營運績效糟,每個景點間的車程都要半小時以上,在沒有大眾運輸的狀況下,民眾只能自己開車,進一步惡化交通。
議員葉明月、楊朝偉、陳韋曄、林政賢表示,桃園觀光最大的問題,就是景點間的距離都很遠,市府必須思考如何串連各個景點,且觀旅局預算年年增加,發展觀光要有策略,包括山海線及都會區發展都應兼顧。議員許家睿指出,桃園許多活動交由農業局、文化局舉辦,卻不見觀旅局角色,呼籲要增加跨局處合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