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裝卸貨停車格7月將智慧開單 避免長期占用

新竹市裝卸貨停車格每小時收費20元,未搭配限時措施,導致有些無裝卸貨車輛會長時間占用車格。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裝卸貨停車格每小時收費20元,未搭配限時措施,導致有些無裝卸貨車輛會長時間占用車格。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裝卸貨停車格每小時收費20元,未搭配限時措施,導致有些無裝卸貨車輛會長時間占用車格,對此,市府決議將於今年7月在全市23處較常被占用的路邊「裝卸貨停車格」設置智慧停車柱,試辦智慧停車收費及科技執法,使用路邊智慧開單設備取代人工開單,按時計費並開罰,希望解決裝卸貨停車格週轉率低的問題,保障真正有裝卸貨需求民眾的使用權利。

交通處表示,過去路邊停車格的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收費為主,不僅收費效率低、耗費人力、且停車單易遺失,無法即時掌握路邊車格使用狀況等問題。智慧停車柱開單設備透過智慧計時及影像辨識,取代傳統人工巡場開單,採無紙化收費,不僅能夠提升作業效率及精準管理停車格使用狀況,同時以科技執法來解決裝卸貨車輛長時間占用、占用取締不易等問題。

交通處表示,市區23處裝卸貨停車格今年7月試辦智慧停車開單及科技執法,有30分鐘的緩衝時間提供裝卸貨車輛免費停車,第二個30分鐘則收費30元(未滿1小時以1小時計算),此外,科技執法時間為自停車起1小時後開始執行,停車超過1小時,智慧車柱就立即拍照存證實施科技執法,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處600元至1200元罰款。

交通處表示,智慧停車柱系統採雙AI車牌辨識運作,不僅作業速度快、辨識準確度高達99.99%,當車輛停入車格後,自動偵測並建立車輛停靠的照片及數據資料即時傳送至系統後台,同時提供辨識、計時及收費等多種功能,且內建電池並以太陽能綠色能源做為備援電池充電使用,讓民眾進出停車更安全、方便及達到低碳環保節能目的。使用者取車時可直接以手機掃瞄QR-code後,進行多元支付繳費,並享有停車費9折優惠。

市長高虹安表示,智慧停車設備不僅能解決人力不足問題,更可提高行政效率,同時透過網路及後台管理,精準掌握停車使用狀況,也能即時發布讓用路人查詢;此外,透過智慧計時及影像辨識,提高停車位周轉率,讓真正有需求的民眾都可以使用公共停車資源,若試辦計畫成效良好,未來將逐步擴大實施。

交通處表示,智慧停車柱系統採雙AI車牌辨識運作,不僅作業速度快、辨識準確度高達99.99%。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交通處表示,智慧停車柱系統採雙AI車牌辨識運作,不僅作業速度快、辨識準確度高達99.99%。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市府將於今年7月在全市23處較常被占用的路邊「裝卸貨停車格」設置智慧停車柱,試辦智慧停車收費及科技執法,希望保障真正有裝卸貨需求民眾的使用權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市府將於今年7月在全市23處較常被占用的路邊「裝卸貨停車格」設置智慧停車柱,試辦智慧停車收費及科技執法,希望保障真正有裝卸貨需求民眾的使用權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科技執法 高虹安

延伸閱讀

賴清德參加竹市孝親宣導活動 與民親切互動

竹市警執行幫派組合專案臨檢 偵破各類刑案253件

竹市文化局水景廣場33棵流蘇花盛開 限定美景快來打卡

8樓至15樓集合住宅公安申報 竹市期限放寬至6月底

相關新聞

竹北多2新天坑!建商承諾「一定處理好」做新排水溝還縣府

距離新竹縣政府僅300公尺的光明六路與縣政七街旁因新建案施工,8月才裂出一個「新天坑」,沒想到建商修復後,昨晚又發生瓦斯...

竹北新天坑原因找到了!「排水溝底破裂」建商沒通報仍持續施工

距離新竹縣政府僅300公尺的光明六路與縣政七街旁因新建案施工,8月才裂出一個「新天坑」,沒想到建商修復後,昨晚又發生瓦斯...

高虹安力推蓋關埔空橋 竹科管理局同意補助1億1934萬元

新竹市長高虹安選前力推興建關埔全區空橋,跨越慈雲路、埔頂三路交叉口的第一期空橋預計今年底前要發包工程,初估總經費要1.5...

離職前又發文 竹市文化局長分享夢境「夢到擋人財路」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發布小內閣人事,風波不斷延燒。外界臆測「被離職」之一的市府文化局長錢康明繼發文「全身而退、安全下莊」、...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

桃園首度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 個案疑返台南時感染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桃園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衛生局表示,這名個案平時住在桃園,疑似7月底至8月初返回故鄉台南時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