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桃園市9萬身障人口 僅17家庇護工場

桃園市身心障礙人口將近9萬名,但庇護工場僅17家、職缺不到200個,想進工場習一技之長十分困難;市議員劉勝全接獲民眾陳情,認為勞動局應該檢討庇護工場的輔導及聘雇機制。勞動局則表示,今年預計會新增2家庇護工場,另外輔導身障者轉職的獎金發放對象也增加,盼能起到鼓勵作用。
26歲的吳姓男子因為身心障礙疾病,動作反應較為遲緩,雖然曾經在工廠流水線作業,但是有時會站著不動,趕工時會影響生產速度,後來想進庇護工場學習一技之長又無機會,最後經人介紹,只好遠赴台中學做西點。
劉勝全表示,庇護工場應該是訓練身障者有一技之長的地方,訓練完畢就該轉職到一般工作職場。目前庇護工場的轉銜率太低,亟需檢討。另外,庇護工場為民間企業經營要自負盈虧,勞動局也應積極輔導。
勞動局長李賢祥表示,庇護工場友善待遇好,許多家屬都會希望家人持續待在庇護工場中,所以流動率不高,去年155名庇護工場身心障礙成員,有6名成功轉職,會持續努力。目前桃園有獎勵機制,如果庇護工場成員成功進入一般職場,庇護工場可獲1萬元獎勵金,今年新增就業服務員也有3千元獎勵金,期盼能起到鼓勵作用。
身障就業科長陳慧茹表示,桃園雖有8.9萬身障人口,但並非所有人都能進入庇護工場,應徵需經過職業輔導評量門檻,再加上目前有3家未啟用,目前實際在庇護工廠工作的身心障礙者只有157人。尚未啟用的3家會於今年上路,屆時總共有204個名額,之後預計會再增加2家,但還不確定會釋出多少員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