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膽大狗英雄!幫烏克蘭掃雷的護國神犬「子彈」

為無預警取消演出道歉…蔡依林露面揭專輯進度 突鬆口曝「重大喜訊」

總統大選最新民調出爐 非綠整合「這2人」怎麼搭皆贏賴蕭配

新竹市豪車狂增3成 16.5萬輛車牌照稅4月開徵

2023年自用汽、機車全期及營業用車上期使用牌照稅將於4月1日開徵,新竹市政府稅務局今天指出,全市開徵16.5萬輛車、開徵稅額14億餘元。圖/竹市稅務局提供
2023年自用汽、機車全期及營業用車上期使用牌照稅將於4月1日開徵,新竹市政府稅務局今天指出,全市開徵16.5萬輛車、開徵稅額14億餘元。圖/竹市稅務局提供

2023年自用汽、機車全期及營業用車上期使用牌照稅將於4月1日開徵。新竹市政府稅務局今天指出,全市開徵16.5萬輛車、開徵稅額14億餘元,車輛數持續成長,稅務局將於明天(22日)寄發使用牌照稅繳款書,繳納期限至5月2日;另竹市1146輛電動車輛免徵使用牌照稅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鼓勵民眾使用低汙染車輛。

竹市府稅務局說明,過去通常牌照稅開徵稅額與開徵輛數成長率相當,近年來受到民眾偏愛選購小排氣量車款的影響,稅額成長率呈現低於車輛成長率的趨勢。新竹市2023年開徵16萬5002輛,較去年16萬968輛增加4034輛,成長2.5%;開徵稅額14億705萬元,較去年13億8962萬元增加1743萬元,成長1.2%。

稅務局長蘇蔚芳說,就稅務局觀察,新竹市高消費能力也展現到豪華車的添購上,經統計新竹市近3年車輛數,賓士、BMW及LEXUS等豪華車系已增加5585輛,成長率32.3%,較全新竹市全部車輛成長率8.5%為高。

稅務局提醒,牌照稅每年4月1日開徵,課稅期間為1月至12月,按使用天數計算,若長期不使用車輛,應及早向監理機關辦理停駛手續,停駛期間就可免繳牌照稅。例如1600CC車輛今年應繳牌照稅7120元,於4月1日辦理停駛手續,僅需繳納1月1日至3月31日牌照稅1755元。

市長高虹安說,為實現減碳路徑與行動策略,積極推動綠能環保,竹市電動汽車目前1146輛,較2020年成長7倍,顯示推動綠能環保上已見成效,為鼓勵民眾使用低汙染車輛,電動車免牌照稅優惠延長至2025年。未來也會發展電動車基礎建設,打造低碳、永續城市。

竹市府稅務局表示,為便利民眾繳納稅款,稅務局提供多元繳稅服務。為鼓勵民眾使用e化繳稅,凡使用線上查繳稅、行動支付或掃描QR-Code等e化繳稅管道繳納使用牌照稅,就可參加1萬元提貨券大方送抽獎活動,也建議可透過超商、轉帳方式繳款。

稅務局說明,民眾如果未收到或遺失繳款書致無法繳稅者,可以使用線上查繳稅服務,只需使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搜尋登入「線上查繳稅系統」,輸入車牌號碼加身分證字號/統一編號即可查詢,再以信用卡或儲蓄存款帳戶,輕鬆完成線上繳稅。詳情請洽稅務局網站、AI智能客服或撥0800-000321、1999市民服務專線。

新竹 高虹安 電動汽車

延伸閱讀

省時貼心 竹市稅務局「速易得」車道免下車、快速辦

相關新聞

高虹安力推蓋關埔空橋 竹科管理局同意補助1億1934萬元

新竹市長高虹安選前力推興建關埔全區空橋,跨越慈雲路、埔頂三路交叉口的第一期空橋預計今年底前要發包工程,初估總經費要1.5...

離職前又發文 竹市文化局長分享夢境「夢到擋人財路」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發布小內閣人事,風波不斷延燒。外界臆測「被離職」之一的市府文化局長錢康明繼發文「全身而退、安全下莊」、...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

桃園首度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 個案疑返台南時感染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桃園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衛生局表示,這名個案平時住在桃園,疑似7月底至8月初返回故鄉台南時感...

竹縣環保局宣布嚴懲艾斯巴達 違法污染開罰近千萬

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6月間因遭鄰岸艾斯巴達公司涉嫌違法污染,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今天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開罰該公司960萬6千元...

六都唯一「生大於死」桃園人口破230萬 政策獲肯定

近年台灣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問題嚴重,桃園人口卻逆勢成長,今年6月正式突破230萬大關,是六都唯一自然正成長城市,並獲內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