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髮夾彎!苑裡市場重建案「重新規畫」恐明年底動工

苗栗縣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重建案,歷經二次流標後,新任鎮長劉育育推翻前任鎮長政策,改以歷史建築為主軸推動重新規畫,消息一出,引發地方議論,有鎮民質疑「歷史可以促進經濟?」對此,縣府文化光觀局雖樂觀其成,同時表示期程變數多,預估最快明年底才能動工。
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於2018年9月份清晨發生大火,700平方公尺、攤位付之一炬,也燒出具有歷史的殘垣斷壁,之後部分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築,加上清運工程拖延,重建工程牛步;前任鎮長劉秋東爭取經費規畫重建,期程已邁入上網公開招標,但兩度流標,直到現任鎮長劉育育上任再添變數。
劉育育競選時以批判劉秋東對苑裡公有零售場進度空白、延宕,深獲鎮民認同,最後贏得勝選,因此她上任後,如何推動加速市場重建,也成關注議題。
苑裡鎮公所秘書李易昆指出,現階段是針對之前標案中未側重的歷史建築部分多做考量,以登錄歷史建築部分做為重建主軸,讓原有的設計與歷史建築融合,帶動整體市場發展;並強調,原已爭取的上級補助經費,可以辦理保留,至於未來如何融合,將尋找專業設計師規畫。
對此,縣府文化光觀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靜芳表示,「樂觀其成!」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部分是珍貴資產,日前已與苑裡鎮雙方討論並獲共識,朝向具有歷史建築特色的市場重新規畫,讓新舊建築相互融合。
她表示,待公所新規畫案完成後,再向中央爭取約2億元經費,不過中間變數很多,若一切順利,最快明年中可發包,明年底前動工。
由於市場重建案出現政策髮夾彎,可能要再等2年才能動工新建,鎮民紛紛在臉書「苑裡串起來」討論,有人認同,卻也有人認為「就一塊火災後的地,清一清重蓋就好,搞那麼久是在哈囉喔!」「市場是民生問題的重要場所,請一切考量能長遠務實一點,將這塊市場用地,回歸它原有的身分,讓它發揮實際作用與利益」;有人則不以為然說「歷史可以促進經濟?日據時代的幾面牆有這麼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