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將實施首波簡政便民措施 民代盼後續能更有感

新竹縣長楊文科連任後一再強調要去除行政上的「淤泥效應」,新竹縣府各局處近日將實施58項簡政便民措施,未來民眾洽公有多項服務都可線上申請,且縣府行政處表示,接下來還會再有134項簡政便民措施會陸續上路。
楊文科表示,對於行政革新,經過府內討論後,彙整出192項與民眾相關的行政流程簡化項目,希望大幅縮短行政流程,他說「這是行政革新的開始,縣府也會做好滾動式檢討,讓行政流程越簡單越好,讓民眾更方便。」
楊文科一再強調的「淤泥效應」,是指繁瑣行政作業流程導致行政效率低落的情況,因此他不僅在今年元旦升旗典禮上倡導,更不斷在各場合提及,要讓新竹縣府行政作業去除淤泥效應,以提升行政效率、便利民眾。
首波公布的58項簡政措施施行局處,範圍涵蓋工務處、社會處等12個局處單位,將在本周公告在縣府官網上並同步實施,後續還有第二波及第三波共134項簡政措施,因有修法要求或系統建置要求,將待條件許可後由楊文科簽署實行。
首波簡政措施中,有多項業務或申辦資料方式都由過去的紙本作業增加線上申請,例如未來可在新竹縣警察局網站直接申領交通事故初判表、稅務局網站申請地價稅自用住宅稅率、新竹瓦斯瓦斯費帳單補寄等,擴大電子化及簡化作業流程。
簡政措施其中還提到,捕蜂業務未來將由農業處與消防局透過Line群組傳遞資訊,民眾只要打119通報,就會自動轉給農業處在2小時內與報案人聯繫、到場處理,讓民眾不用煩惱到底該找誰處理。
縣府行政處長周秋堯表示,192項簡化措施分為三階段實施,其中58項未涉及相關法令修正,列為首波優先執行,其餘項目依可行性分為第二、三階段滾動式檢討,只要簽准後,就會陸續發布。
周秋堯指出,例如建照變更設計案,可能只是增加窗戶等小規模異動,過去要求檢附全套圖說或權利證明文件、簽證表用印等,經這次檢討後大幅簡化,僅就變更部分圖說檢附,若建照申請書誤繕時,也僅需重新上傳設計人簽章即可。
新竹縣議員蔡蕥鍹表示,她就曾遇過一位識字不多的老婦為了整修老房子,找來承包商修繕,卻因雙方合約內容不清楚,疑似未申請建照,日後被檢舉違建卻已找不到原先承包商,只好再另外找建築師送件申請建照,但手續繁複又需限期完工,對民眾而言確實非常困擾。
蔡蕥鍹指出,除了建築管理業務易有爭議,此外其他新措施尚未完全公告,無法讓多數民眾有感,除需加強宣導,希望後續若民眾對新的行政流程有反彈或建議,縣府應盡快檢討改進,也期待後續公布的簡政措施能讓民眾更有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