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糗!陸民曝印度製iPhone 15品質差害鏡頭入塵 專家曝:全是Made In China

亞運滑輪/不是第一次!我神來一腳壓線奪金 2015「她」就上演過

樹林變電箱起火!保全員疑維修遭電擊 5000戶停電搶修中

考察竹市關埔國小 高虹安:上任後積極研議解決現況

新竹市關埔國小。記者王駿杰/攝影
新竹市關埔國小。記者王駿杰/攝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考察新竹市關埔國小,針對學童就學與校園硬體工程提出改善建議,立委、準市長高虹安也到場參與,她說,關埔國小的工程預算花了十幾億元,工期卻遙遙無期,還有學區爆量問題,因缺乏體育場等運動空間,學生只能在學校走廊上活動,希望教育部盡快補足相關經費,上任後也會積極研議解決現況。

關埔國小位於「竹科第一排」,近年來該區有不少新興大樓,吸引許多竹科年輕家庭進駐,孩童也非常的多,關埔國小班級學生數則從創校以來就增額招收,從29人擴編到35人,學校也沒有操場、體育館,只能跟鄰近國中借場地辦校慶。目前學校還有體育館及景觀工程發包為三期,正招標中,預計兩年完成。

擔任教文委員會召委的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今與高虹安、多名市議員到關埔國小考察,鄭正鈐說,關埔國小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學區問題,能否另尋校地至關重要,還需要各界多討論。

民眾黨市議員李國璋指出,因缺工缺料、原物料上漲等影響,體育館及景觀工程是否可研議將兩筆預算分開,讓活動中心先完工,讓學生有安全運動空間。

國民黨議員張祖琰指出,現在關埔國小一班為35人,但正常一班是29人,學生數這麼多恐會影響學生受教品質與加重老師教學負擔,希望能在附近找到新的校地。

時代力量議員蔡惠婷也說,關埔當初建校時應該是以教育部規定上限每班29人去做設計,現在學校每班卻都是35人,即使老師教學動能強,但學生密度高,孩子容易發生碰撞,加上校園三期工程仍在施工,恐造成老師在課程與工程間疲於奔命,如何將學生每班人數逐年調降是很重要的,未來希望高虹安上任能研議改善,達成教育均質化。

教育處指出,關埔國小新設校工程總經費為13.8億元,規畫60班、共計87間教室,包含6棟校舍、行政大樓1棟、圖書館,另有地下停車場2層構造物。至於體育館及景觀工程部分是合在一起招標,可依招標狀況來做調整,看是否先行實施體育館。

教育處表示,校園每班人數部分,會研議是否做遞減,為因應關埔區新生數逐年提高,還規畫光武國中、建功高中新建校舍工程,並研議光武國中逐年增班可行性。體育工程部分,設計規畫已進入公開閱覽階段,接下來就是公開招標,對現有空間與體育設施計畫,都會納入各項意見做研議。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考察新竹市關埔國小,擔任教文委員會召委的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今與高虹安、多名市議員到場參加。記者王駿杰/攝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考察新竹市關埔國小,擔任教文委員會召委的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今與高虹安、多名市議員到場參加。記者王駿杰/攝影

體育 議員 高虹安 2022大選

延伸閱讀

屏東選務爭議屏警移送網友 藍批:綠奧步又來了

新竹縣竹北市長敗選 林為洲:回立院持續為地方努力

媒體曝柯建銘2子爽賺人民幣挨批「雙標」 他本人喊告了

身體誠實爽賺人民幣 鄭正鈐批綠「雙標」:媒體曝柯建銘2子在陸做生意

相關新聞

高虹安力推蓋關埔空橋 竹科管理局同意補助1億1934萬元

新竹市長高虹安選前力推興建關埔全區空橋,跨越慈雲路、埔頂三路交叉口的第一期空橋預計今年底前要發包工程,初估總經費要1.5...

離職前又發文 竹市文化局長分享夢境「夢到擋人財路」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發布小內閣人事,風波不斷延燒。外界臆測「被離職」之一的市府文化局長錢康明繼發文「全身而退、安全下莊」、...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

桃園首度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 個案疑返台南時感染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桃園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衛生局表示,這名個案平時住在桃園,疑似7月底至8月初返回故鄉台南時感...

竹縣環保局宣布嚴懲艾斯巴達 違法污染開罰近千萬

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6月間因遭鄰岸艾斯巴達公司涉嫌違法污染,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今天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開罰該公司960萬6千元...

六都唯一「生大於死」桃園人口破230萬 政策獲肯定

近年台灣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問題嚴重,桃園人口卻逆勢成長,今年6月正式突破230萬大關,是六都唯一自然正成長城市,並獲內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