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團聚光計畫 5年助逾3000名弱勢孩童圓夢

救國團今天上午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愛‧分享」聚光計畫公益活動記者會。主任葛永光表示,救國團聚光計畫今年邁入第5年,其目的除了幫助偏鄉弱勢孩童圓夢,及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心偏遠孩童教育與社會資源匱乏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將夢想、實踐、感恩、回饋等教育意義融入其中,在下一代的心中播下善良的種子。
葛永光說,救國團從2018年起,開始推動「愛‧分享」聚光計畫, 2018年幫助了360個孩子圓夢,2019年讓448個偏鄉孩子感受社會的溫暖,2020年共626位偏遠地區孩童受惠,2021年幫助了721位偏遠地區孩童,今年共有1040位偏遠地區孩童參與這項計畫,5年來總計幫助3195位偏鄉弱勢孩童,也親眼見證許多溫暖感人的故事。
葛永光表示,今年度的救國團聚光計畫,自8月份疫情緩和後,各縣市救國團便立即展開各項作業,先透過訪視了解當地國中、國小、部落、社區協會等單位的實際情況,9月至10月份起在偏鄉各校陸續辦理「心願體驗學習活動」,帶領偏遠地區孩童手做具地方特色的文創手藝品,並協助將作品拍照上傳至專屬網站,供社會大眾善心人士認領,幫助孩子們圓夢。
葛永光舉例,來自北市龍山國小的陳姓學生心願是一雙布鞋,因單親家庭靠母親照顧撫養,家裡過得很辛苦,鞋子又常常破掉讓媽媽很煩惱,最近媽媽的手和腳因為早餐店工作受傷需要復健,為了減輕媽媽的經濟壓力,所以許願想要一雙布鞋。
來自新竹北埔國中的彭姓學生,希望用手作品換一桶原子筆給全班同學一起用,因為班上常常有人沒帶或沒水,北埔文具店只有一家也不常開,便利商店的又很貴,所以希望換取一大桶筆當公用文具給大家方便。而來自南投漳和國小的彭姓學生想要的是一束玫瑰花,因為阿嬤經常照顧自己,所以想把這朵花束送給她。
葛永光指出,這些孩子們的心願很小,並且大多縈繞在對家人親友的愛和對未來的期待,救國團鼓勵、幫助這些微光從角落裡走出來,集結成一頁頁夢想圖鑑,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及了解到社會還有這麼多愛的缺口。
葛永光說,相較於當前社會瀰漫著一股「貪一己之利,逞一時之快」的風氣,救國團聚光計畫希望傳達給社會及下一代的,是誠實努力與感恩回饋的價值觀,因為救國團深信今天種下對的因,未來就會收穫好的果。目前圓夢計畫還在陸續進行中,他呼籲善心人士可上救國團聚光計畫圓夢網站,幫助這些偏鄉的孩子們實現夢想(https://light.cyc.org.t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