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批新竹動物園水泥化、動物少 市府:交換代替購買

新竹市立動物園乘載許多新竹人回憶,國民黨竹市議會黨團今天指出,接獲居民投訴指花鉅款整修後的動物園嚴重「水泥化」,珍貴動物不適應陸續死掉,有遊客稱「來一次就不會再來了」,黨團直言動物園動物「遇死不補」,動物園再生已形同口號。
新竹市立動物園說明,園區內的動物展場鋪面是以泥土地面為主,非以水泥鋪面,動物皆適應良好,像是河馬展場水池改造後擴大2倍、猴島中的馬來猴展場亦是泥土鋪面;動物園也秉持「交換代替購買」理念、肩負救傷動物使命,積極推廣生命教育。
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說,他們接獲動物園附近住戶痛心投訴,指動物園在前市長林政則任內末期,獲農委會補助4500萬元整修動物籠舍,誰知完工沒幾年,前市長林智堅卻拆了,再斥資6億元重新改建。新的動物園水泥化,珍貴動物不適應陸續死亡。
黨團召集人陳治雄也提到,投訴民眾還說,很擔憂新竹市民的後代子孫,以後到動物園只能看見生命力較強的猴子、烏龜等一般性動物,其他的都看不到了。並質疑常常見到新竹市學生整團穿著制服到動物園戶外教學,「是靠學生衝入園人數宣傳嗎﹖」
陳治雄跟議員黃美慧認為,新竹市動物園在林智堅市長擔任市議員時,就不斷高喊動物園復興運動,但多年來包含鵜鶘夫妻等動物,陸續被送他處收養;全新的動物園猶如水泥的動物牢籠,從人瑞紅毛猩猩摔死,再到紅毛猩猩狠甩山羌,還是動物園嗎?
新竹市立動物園回應,新竹市立動物園自2019年12月底開園至今,遊園人數已累積突破300萬,平均每年約120萬人次,為再生計畫前的3倍,深獲全國民眾喜愛與肯定,
動物園表示,園方目前積極推動動物交流「以交換替代購買」,透過園區與園區間的交換互動,如與高雄壽山動物園交流,將新竹動物園絨鼠借展至高雄、壽山動物園的羊駝借展至新竹,讓動物成為「城市行銷大使」,未來會持續與友好動物園交流。
「新竹市立動物園再生計畫經費共3.76億元,非外界謠傳6億元」,市府指出,市府極力爭取中央補助2.48億元、地方配合款1.28億元,再生計畫包含提升展場面積為原有1.5倍以上,重新規畫遊客動線區,以及整理歷史建築大象門、抱魚小童噴水池等。
市府也強調,前市長林智堅2017年啟動「動物園再生計畫」,並於2019年12月底重新啟用,以友善動物、保留歷史回憶、提倡生命教育為三大核心價值,透過設計打開籠舍、擴大活動空間、恢復棲地生態,提供動物良好棲地,深受親子及年輕族群喜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