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數位部證實了!有人今天就領到6000元係金ㄟ

無視Meta前車之鑑 蘋果硬推超貴MR頭盔有信心能成功?

清明連假優惠!「速食餐飲+咖啡手搖+甜點懶人包」一次收

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展18天 鄭文燦歡迎中秋連假來玩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宣布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展,歡迎民眾中秋連假參觀藝術作品和體驗地景。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宣布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展,歡迎民眾中秋連假參觀藝術作品和體驗地景。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主持「川行脈動」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儀式,宣布地景藝術節今天起在大溪五個生態公園開展18天,來自國內外藝術家與在地民眾,創作30件裝置藝術作品,鄭文燦說,歡迎各地民眾趁著中秋節連假三天,來大溪體驗豐富人文、生態的地景藝術節。

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在大溪開展,今天起至9月25日的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6時,展期18天,地景裝置藝術展區沿大漢溪兩岸,分布在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月眉人工濕地、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五大公園,包括國寶級泰雅族工藝家尤瑪‧達陸創作編織「觀看一條河的方式」作品,鄭文燦在大溪河濱公園介紹法國藝術家派特森轉譯泰雅族風格創作的「日光之下」竹編作品,邀請民眾來「品藝術、遊地景」。

鄭文燦表示,桃園地景藝術節舉辦10年,已成為桃園的文化品牌,每年百萬人潮參與,今年主題「川流脈動」,代表河川流動、城市變遷,呈現大漢溪的生態、生產、生活三種面貌,30件藝術作品來自國內外藝術家、原住民藝術家,結合大漢溪生態、人文地景,每件裝置藝術作品都值得欣賞,是非常具有生態環境特色的地景藝術節。

鄭文燦說明地景藝術節舉辦所在地大溪是河階地形、桃園的起點、文化的故鄉,具豐富的人文、生態內涵,他希望透過地景藝術節,讓大家深度認識大漢溪,他說,這次地景藝術節有22場表演藝術、16種主題體驗及22場小旅行活動,3場主題特展、5 場講座論壇及10場「食地景」餐食,請民眾一起來體驗,「每個活動都有特色,一定不能錯過」。

今年地景藝術節展場在大漢溪兩岸,展期交通管制,遊客開車可至橋頭或月眉停車場,再搭乘接駁車前往各裝置藝術展區,及遊玩中庄調整池、月眉人工濕地、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等景點,鄭文燦說,趁著中秋連假,歡迎民眾走出戶外來體驗大溪精彩地景藝術節。

桃園市長鄭文燦介紹法國藝術家派特森創作「日光之下」作品,宣布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歡迎民眾參觀。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介紹法國藝術家派特森創作「日光之下」作品,宣布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歡迎民眾參觀。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三)主持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歡迎民眾中秋連假遊大溪地景藝術。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三)主持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歡迎民眾中秋連假遊大溪地景藝術。記者曾增勳/攝影

藝術節 鄭文燦

延伸閱讀

鄭寶清違紀參選桃園市長被民進黨開除黨籍 鄭文燦正式回應了

桃園航空城開發案進度落後? 鄭文燦:資訊錯 沒落後

國民黨:航空城驚見問題顧問公司 鄭文燦成林智堅2.0

鄭運鵬中壢新明市場掃街、大啖豆花 攤商送上粽子祝福

相關新聞

觀霧「櫻王」即將大爆發 林管處提醒民眾把握花期賞櫻

林務局新竹林管處觀霧山莊前的「霧社櫻王」被譽為北台灣最大一株霧社櫻,估計3月中旬將達到盛開期,近幾年櫻王花期都出現「大爆...

竹北先發! 6千元民生紓困金來了 可E化申請免排隊

竹北市民生紓困金確定要發了!竹北市公所在代表會的支持下,編列12億7千萬紓困金經費,每位市民將可獲得6000元紓困金,規...

百人揪團吃「免錢待用餐」 新竹甜不辣老闆嘆:看起來都比我有錢

在新竹市都城隍廟附近經營甜不辣小吃的林姓老闆,多年前因車禍意外造成肢體重殘,仍不向命運低頭,前年底重拾餐飲老本行並挺過疫情衝擊,去年底也供應愛心待用餐幫助有需要的人,3月個來已募得2300多碗。日前他發文表示,連著三天共來了一百人取用待用餐,外表「看起來完全沒有困難」,一來就開口就說要吃「免錢的」,態度不是很好還插隊,讓他感嘆愛心被這幾人濫用了。

獨/到底誰同意?新竹棒球場去年5月排水測試出現積水 7月照樣開打

新竹市立棒球場排水不良掀起熱議。據本報掌握,新竹市政府去年3度進行排水測試,去年在7月中職賽事開打前的5月份首度排水測試...

躲檢舉?新竹芎林人停車「騎上」護欄壓白線 警認證:無違規

許多開車族常為停車問題傷透腦筋,有一名網友在新竹縣芎林鄉富林路路段,發現有汽車車主為避免違規,停車方式是將車身的一邊「騎上」護欄,引發網友熱議,對此新竹縣橫山分局表示,目前尚無違規,但若有損害公務情形,將轉報養護單位處置。

「雙媽會」百年6次 白沙屯媽、大甲媽以前是這樣相會的

台灣兩大宗教盛事白沙屯媽祖進香及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今天下午3點14分白沙屯媽祖停駕鎮瀾宮20分鐘,大批信眾見證百年歷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