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人做圖諷路不平盼比照北市 桃養工處:2市組織不同

選舉逐漸接近,許多參選人也紛紛拋出政見楊梅區市議員參選人張清俊將道路照片後製成圖文,諷刺楊梅道路不平整,主張比照台北市做法,將寬度8公尺以下道路由區公所交由市府單位維管;而15公尺以下道路移撥工務局執行養護等資訊也都在網站上公開。
張清俊表示,把馬路東挖西挖的痕跡,個別塗上顏色,以類美學、末路狂花等圖文諷刺問題,曾在某些路段見到短短一段路,居然有連續12個人孔蓋的誇張工程,不是凸出來就是凹下去,隨時可能害騎士們摔車。
張指出,同一地段一再施工,大量管線一年「動土」十來次,應盡可能「挖一次」就搞定近期所有管線問題,桃園在2017成立「道路挖掘管理暨資訊聯合服務中心」,試圖統整道路管線與資訊,但目前看來效果有侷限性,因此主張「道路挖掘管線之資管中心應升級擴編」,減少馬路重複銑鋪,逐步完成全市精準管線圖資。
「政府採用新工法、材料可以看見桃園主要幹道品質有所提升,但寬度15公尺以下的就沒那麼幸運」,張主張效法台北市做法,將寬度8公尺以下的道路維管業務,由區公所移撥到市府單位。
桃市府養護工程處表示,目前寬度15公尺以下市區道路皆由公所管理,而編號道路則不分寬度由養工處管理,因北市的人力比桃園多,而桃園管轄範圍更是北市的2.8倍,加上桃園的路燈、水溝等也是養工處在負責,組織架構及金費都不相同。
張也主張15公尺以下道路移撥工務局執行養護,道路工程包含廠商背景、工程負責人等所有資訊,皆應上網公開,由市府統一調度也能讓品質更統一並降低成本。
養工處指出,政府採購網會公布所有的標案廠商,且下一年度的標案今年底9月就會公告,而標案屬性也多,最便宜的使用周期相對短,因此目前都採行最有利標,同樣的價錢而工法、材料不同來評估,找出能使用更好更久的廠商,目前模式也行之有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