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熱 居隔縮短 不顯感染風險高

桃園市衛生局於今天舉辦「全民齊滅孓 登革不猖獗」登革熱衛教宣導,市長鄭文燦也和團隊參加,邀集社區、學校與企業代表共同防治登革熱,呼籲全民落實環境「巡、倒、清、刷」防治工作,攜手齊力滅孓,讓登革病毒不猖獗。
衛生局表示,登革熱流行期已到來,桃園為國門之都,6月20日出現今年首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意味桃園面臨登革熱境外移入的威脅遠較其他縣市高。
另外,桃園配合中央居家檢疫政策設有多家防疫旅館及集中檢疫所,入境者居家檢疫天數逐漸縮短,檢疫結束回社區居住,這將提升登革熱不顯感染者潛伏桃園的時間及增加相關風險。
衛生局王文彥局長說明,登革熱為環境傳染病,控制病媒蚊孳生是登革熱防治的重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環境衛生的維護及孳生源的清除;透過凝聚社區共識,以全民總動員的方式,共同參與登革熱防治工作。
桃園市13區衛生所人員及環保志(義)工定期在各社區、鄰里及防疫旅館、校園、菜園、集中檢疫場所、人口密集場所等重點環境加強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針對有查獲病媒蚊孳生源地區加強複查,共同守護市民健康。
環保局呂理德局長表示,為了以精準防疫的方式,利用科學的數據判定登革熱發生風險,阻絕疫情,環保局2020年起就跟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一開始先在曾發生登革熱疫情的地區像桃園、龜山、蘆竹等行政區布設誘卵桶監測病媒蚊指數,去年、今年持續推動,針對全市近300個里持續監測,如發現有風險高的里別時,即啟動孳生源清除或緊急性化學噴藥等防治措施,降低登革熱疫情發生的風險。
同時,各里環保志工也積極協助配合,統計今年1到5月已動員約8萬6000人次環保志工,清除約1萬3000個積水容器,徹底消滅病媒蚊孳生源。
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外出活動時要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或於皮膚裸露處噴灑經政府機關核准之防蚊液,避免蚊蟲叮咬;自境外返國14日內,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及出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TOCC(旅遊、職業、接觸、群聚史)。將登革熱阻絕於境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