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社區開放空間 缺乏管理成隱患
獲容積獎勵的大樓,須設開放空間供公眾使用,但桃園市議員發現,不少社區開放空間無人維管,以國宅和老舊社區最多這種「隱形炸彈」。市府坦言,開放空間維管問題屢成爭議,會盡快檢討,先透過協助修復和補助經費兩方法解決。
龜山區千禧新城老舊遊具換不掉、貿商新城希望改善整體植栽和入口意象,陸光新城地磚想換成防滑素材,都無法解決;議員牛煦庭說,這類狀況幾乎在桃園各眷村國宅上演。議員謝美英說,中壢也有社區大樓管理不善,曾有社區大門人行道破損嚴重,遲遲等不到修復。
有住戶發現,管委會和建商互踢皮球,不肯認帳出錢修復開放空間,倒楣的是社區長輩和幼童,行走、玩耍易生意外,市府卻不願介入處理這類「隱形炸彈」。
議員陳雅倫說,開放空間的容積獎勵被建商賺走,後續維護成本要住戶負擔,周邊住戶沒付費就能使用,管委會還不能設置柵欄、路障,應檢討法規,提高修繕經費也是方向。牛煦庭也呼籲,市府只根據戶數給固定的修繕補助,對開放的社區不公平,只會讓更多管委會封閉空間,應專案補助。
都發局長盧維屏表示,建商提供管委會維管基金後,會認為社區管理是管委會的責任,的確不少建商和管委會為此有過爭端,開放空間管理問題需盡快檢討,會研擬提高修繕經費。
都發局表示,社區空間分為開放、半開放和封閉型,只要社區對外開放,不設任何阻攔,包括公設的地磚、遊具都可視為公共設施,住戶開會同意,向公所簽約,養工處就會協助現況修復;若社區沒開放的私人空間,雖無法免費修理,仍可依住戶數提供1萬到8萬元補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