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隆隆噪音太擾人 桃議員要求增加科技執法

桃園非法改裝車輛屢見不鮮,排氣管發出的高頻音浪經常引發民怨。雖然警方強力取締,但多位議員質疑市府科技執法設備不足,蒐證不易。環保局表示,全市已建置完成4組「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今年會再增加7組,加強科技執法。
不過,噪音管制科長黃伯弘指出,科技執法易受環境條件限制,如果地面潮濕、風速超過每秒5公尺以上、車輛太多等,都會干擾判定;科技執法去年實施至今共拍1286車、僅告發104次,告發率不到1成,因此往後仍以環警聯合稽查為主。
議員呂林小鳳表示,八德區深受噪音問題所苦,尤其建德路、豐德路、仁德路等路段,半夜汽機車噪音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品質,靠警力取締根本不夠,全市移動式科技執法才4個也太少。呂林小鳳質疑,目前各局處有科技執法設備,卻都各行其事,「環保局測噪音,交通局測違規、警察局測超速」,不整合豈不是浪費公帑?
「與其守株待兔不如甕中捉鼈!」議員簡智翔指出,目前台南已在噪音熱點設置固定式聲音照相設備,但桃園仍只有移動式科技執法;市府應請里長提出噪音熱點,並在當地設置固定式監測設備,建立起監測網。
議員黃敬平指出,民眾聽到噪音車就會打到派出所罵,但警察局沒有偵測噪音設備,還是得請環保局一起做環警聯合稽查,但一次稽查要派出很多人力,時間也會受限,希望朝向每區1台科技執法,才能有效嚇阻噪音車輛。
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測速和測噪音的設備不同,現在聲音照相設備依然非常昂貴,1台就要100多萬,相較之下測速照相設備只要10多萬;此外,騎士如果知道固定式設備的位置,之後只要繞路還是可以避開,效果反而不好。
呂理德說,今年環保局會購買5台設備,中央環保署再補助2台,今年底總共會有11台,將針對噪音熱點優先設置,待市場成熟、價格平穩後,目標要在全市普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